弦望如朝夕,宁嗟蜀道行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宁嗟蜀道行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十一唐 拼音: 2|4|4jiēshǔ dàoháng|xíng |
弦望如朝夕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xián wàngrúzhāo xī |
弦望如朝夕,宁嗟蜀道行释义
【宁】《唐韻》直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展呂切,音佇。《爾雅·釋宮》門屛之閒謂之宁。《禮·曲禮》天子當宁而立。《註》門內屛外,人君視朝所宁立處。又《集韻》通作著。《詩·齊風》俟我于宁乎而。今作著。又《廣韻》直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切,音除。義同。又《說文》宁辨積物也。象上隆四周之形。○按積物,與《爾雅》正意相背。《韻會》六麌分註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宁辦積物也。〕 謹照原文辦改辨。 考證:〔《說文》宁辦積物也。〕 謹照原文辦改辨。
【嗟】〔古文〕差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咨邪切,音罝。《玉篇》嗟歎也。《廣韻》咨也。《集韻》一曰痛惜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嗟,也。《釋名》嗟,佐也。言不足以盡意,故發此聲以自佐也。《書·甘誓》王曰:嗟六事之人,予誓告汝。《詩·周南》嗟我懷人。又《齊風》猗嗟昌兮。《疏》猗是心內不平,嗟是口之喑咀,皆傷歎之聲。《禮·檀弓》嗟來食。《廣韻》同。《集韻》本作,亦書作。又《集韻》遭哥切,音。《易·離卦》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。《音義》王肅讀遭哥切《阮籍·詠懷詩》李公悲東門,蘇子狹三河。求仁自得仁,豈復歎咨嗟。又《韻會
【蜀道】蜀中的道路。亦泛指蜀地。唐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噫吁嚱,危乎高哉,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!”唐温庭筠《过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早梅悲蜀道,高树隔昭丘。”《隶续·汉建平郫县碑》宋洪适释:“右《建平郫县碑》二十九字。建平者,哀帝之纪年,其五年已改为元寿矣……殆蜀道未知改元尔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修谓松曰:‘蜀道崎嶇,远来劳苦。’”陈毅《咏三峡》:“蜀道真如天,江行万山间。”
【行】《唐韻》戸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蘅。《說文》人之步趨也。《類篇》从彳从亍。《韻會》从彳,左步。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舉,而後爲行者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《釋名》行,伉也,伉足而前也。又《廣韻》適也,往也,去也。又《增韻》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其祀行。《註》行,在廟門外之西,爲軷壤,高二寸,廣五寸,輪四尺,設主軷上。又道也。《晉語》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又五行。《書·洪範》我聞在昔,鯀陻洪水,汨其五行。《韻會》五行,運于天地閒,未嘗停息,故名。又行人,官名。《廣韻》周有大
【弦望】1.指农历每月初七、八,廿二、三和十五(有时是十六、七)。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弦望晦朔,终始相巡。”陆佃解:“月盈亏而成弦望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四讳》:“八日月中分谓之弦,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望,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,晦与弦望一实也。”唐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三元日月,不能改弦望之期;四序炎凉,不能移变通之运。”明何景明《泊云阳江头玩月》诗:“弦望几更易,客行尚殊境。”清顾炎武《蓟门送子德归关中》诗:“弹筝叩缶长太息,岂可日月无弦望?”2.借指时日、岁月。南朝梁元帝《策勋令》:“自白波作寇,亟淹旬朔;黑
【朝夕】1.早晨和晚上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朝夕不相及,谁能俟五。”韦昭注:“言朝恐不及夕。”《后汉书·赵咨传》:“是以通人达士,鉴兹性命,以存亡为晦明,死生为朝夕,故其生也不为娱,亡也不知戚。”唐沉佺期《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》诗:“风烟万里隔,朝夕几行啼。”2.谓早晚朝见。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邦君诸侯,莫肯朝夕。”郑玄笺:“王流在外,三公及诸随王而行者,皆无君臣之礼,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。”3.犹言从早到晚,整天。形容长时间。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:“陟彼北山,言采其杞。偕偕士子,朝夕从事。”汉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