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贤草律我草狂,风云阵发愁钟王

先贤草律我草狂,风云阵发愁钟王

诗句读音
先贤草律我草狂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仄 平
韵脚:下平十陽
拼音: xiān xiáncǎo lǜ3wǒkuáng
风云阵发愁钟王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fēng|fěngyún zhèn1|4chóuzhōng wáng

先贤草律我草狂,风云阵发愁钟王释义

【先贤】先世的贤人。明嘉靖间议孔庙祭礼,称颜渊曾参等十人以下和孔子其他门弟子为先贤,自左丘明以下,称先儒。见《明史·礼志四》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祀先贤於西学,所以教诸侯之德也。”《后汉书·吴祐传》:“嫌疑之閒,诚先贤所慎也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先贤表謚,并有行状,状之大者也。”宋陆游《过广安吊张才叔谏议》诗:“春风匹马过孤城,欲吊先贤涕已倾。”金王若虚《论语辨惑二》:“诬先贤而惑后学,其风殆不可长也。”2.复姓。汉有先贤氏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典

【草律】创制法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汉兴,萧何草律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汉初草律,明著厥法;太史学童,教试六体;又吏民上书,字谬輒劾。”

【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五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語可切,俄上聲。《說文》施身自謂也。《廣韻》已稱也。又稱父母國曰我,親之之詞。《春秋·隱八年》我人祊。又姓。古賢人,著書名我子。又《說文》或說我,頃頓也。○按頃頓,義與俄同。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,存考。又《韻補》叶與之切,音台。《揚子·太經》出我入我,吉凶之魁。《註》我音如台小子之台。又叶阮古切,音五。《張衡·鮑德誄》業業學徒,童蒙求我。濟濟京河,實爲西魯。,篆文我。

【狂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巨王切《集韻》渠王切,音軖。《廣韻》病也。心不能審得失之地。則謂之狂。《書·微子》我其發出狂。《疏》狂生於心,而出於外。應璩詩云:積念發狂癡,此其事也。又《書·洪範》曰狂恆風若。《疏》鄭康成以狂爲倨慢,以對不敬,故爲慢也。又《集韻》一曰躁也。《詩·鄘風》衆穉且狂。《傳》是乃衆幼穉且狂,進取一槩之義。《疏》論語云:狂者進取,仰法古例,不顧時俗,是進取一槩之義。《論語》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。又《詩·鄭風》不見子都,乃見狂且。《傳》狂,狂人也。《疏》都是美好,狂是醜惡。又鳥名。《爾雅·釋鳥》狂

【风】〔古文〕凬飌檒《唐韻》方戎切《集韻》方馮切《正韻》方中切,音楓。風以動萬物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,其名爲風。《河圖》風者,天地之使。《元命包》隂陽怒而爲風。《爾雅·釋天》南風謂之凱風,東風謂之谷風,北風謂之凉風,西風謂之泰風。《禮·樂記》八風從律而不姦。《疏》八方之風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東北方條風,立春至。東方明庶風,春分至。東南方淸明風,立夏至。南方景風,夏至至。西南方凉風,立秋至。西方閶闔風,秋分至。西北方不周風,立冬至。北方廣莫風,冬至至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以十有二風,察天地之和命,乖別之妖

【云阵】中一种蜿蜒曲折的横队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官一》:“射战以云阵,御裹以羸渭。”2.泛指军阵,军旅。《南齐书·孔稚圭传》:“沿江入汉,云阵万里。”南朝陈徐陵《关山月》诗之一:“星旗映疎勒,云阵上祁连。”唐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》:“臣率行军长史韩庆餘等,负霜戈而直进,指云阵以长驱。”3.阵云。语出南朝陈徐陵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天云如地阵。”唐卢纶《纶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》诗:“晓望怯云阵,夜愁惊鹤声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》:“今宵扫云阵,极目浄天宇。”宋陆游《龟堂

【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伐切,音髮。《說文》發也。《詩·召南》壹發五豝。《傳》發,矢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矢四發。《註》射禮三而止,每射四矢,故以十二矢爲一發。師古曰:發,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又《廣韻》起也。《孟子》舜發於畝之中。又舒也,揚也。《易·乾卦》六爻發揮。《疏》發,越也。又《坤卦》發於事業。《疏》宣發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聲名以發之。《註》發揚此德也。又《博雅》開也。《書·武成》發鉅橋之粟。《疏》謂開出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。《註》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。又《玉篇》進也,行也。《博雅》去也。

【愁】《唐韻》士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鋤尤切,音。《說文》憂也。从心秋聲。《廣韻》悲也。《增韻》慮也。又《正韻》卽由切,音揫。《禮·鄕飮酒義》秋心爲言愁也。《註》愁讀爲揫。又《集韻》將由切。與楢同。《說文》楢,聚也。或作愁。又《集韻》財勞切,音曹。揚雄有畔牢愁。又叶士交切,音巢。《道藏歌》椿齡會足衰,劫往豈足遼。虛刀揮至空,鄙滯五神愁。 或書作。

【钟王】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论》:“伯英临池之妙,无復餘踪;师宜悬帐之奇,罕有遗跡。逮乎钟王以降,略可言焉。”《周书·赵文深传》:“文深雅有钟王之则,笔势可观。”唐皎然《张伯英草书歌》:“先贤草律我草狂,风云阵发愁钟王。”宋欧阳修《试笔·李邕书》:“因见邕书,追求钟王以来字法,皆可以通。”清吴伟业《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》诗:“近代丹青推董巨,名家毫素重钟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