鲜鲜犯霜露,旦旦斤斧摧
鲜鲜犯霜露,旦旦斤斧摧释义
【旦旦】1.天天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?”宋叶适《安人张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则旦旦洗面束髮衿绅之,趣使向学。”清龚自珍《题鹭律上人书册》诗:“香花旦旦愿供养,诗讚侑之师其听。”蔡元培《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》:“虽然,世界观教育,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。”2.诚恳。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黄河带地,明余旦旦之言;皎日丽天,知我勤勤之意。”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然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,以昭示于世者,不在齦齦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,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。”3.称盟誓为“旦旦”。《北史·孙搴传》:“搴要其为誓,
【斤斧】1.斧头。《管子·乘马》:“其木可以为棺,可以为车,斤斧得入焉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凡木结根於灵山,而匠石为之寝斤斧。”宋苏轼《筑高丽亭馆一绝》:“簷楹飞舞垣墙外,桑柘萧条斤斧餘。”郭沫若《洪水时代》诗:“夏禹,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,笑说道:‘那只是虚无的幻影!’”2.指兵器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七:“宣宗索赵嘏诗,其卷首有《题秦皇诗》,其略云:‘徒知六国随斤斧,莫有羣儒定是非。’”3.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。宋范仲淹《与韩魏公书》:“又窥诸公所赋,何以措手,然旨命丁寧,亦勉率成篇,并自写上呈,所谓将
【鲜鲜】鱻”。好貌;鲜丽貌。唐韩愈《秋怀诗》之十一:“鲜鲜霜中菊,既晚何用好。”钱仲联集释引《方言》:“鲜,好也。”宋王安石《酬裴如晦》诗:“鲜鲜细菊霜前蕊,漠漠疏桐日下阴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西湖三塔记》:“盈盈嫩緑,有如剪就薄薄轻罗;裊裊轻红,不若裁成鲜鲜丽绵。”《再生缘》第三一回:“冶鲜鲜,玉裹金围富贵妆。”
【犯霜露】形容旅途艰苦。语出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必使而君弃而封守,跋涉山川,蒙犯霜露,以逞君心。”南朝宋颜延之《秋胡行》:“严驾越风寒,解鞍犯霜露。”2.泛指辛苦奔走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任秀》:“吾家故无恒产,八口衣食,皆恃一人犯霜露。今不幸,殂谢异域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