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仙鸥屡舞,咄咄雁书空

仙仙鸥屡舞,咄咄雁书空

诗句读音
咄咄雁书空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一東
拼音: duō duōyàn shūkōng|kòng|kǒng
仙仙鸥屡舞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xiān xiānōulǚ wǔ

仙仙鸥屡舞,咄咄雁书空释义

【咄咄】感叹声。表示感慨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严光》:“咄咄子陵,不可相助为理邪?”晋陆机《东宫》诗:“冉冉逝将老,咄咄奈老何!”唐李益《北至太原》诗:“咄咄薄游客,斯言殊不刊。”鲁迅《集外集·斯巴达之魂》:“咄咄危哉!大事去矣!”2.感叹声。表示责备或惊诧。宋无名氏《异闻总录》卷一:“﹝其姊﹞咄咄责妹曰:‘何处无婚姻,必欲与我共一壻?’”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7期:“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。”3.呼驴马等牲畜之声。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鸟兽呼音》:“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。”汉

【雁书】书信。唐王勃《九日怀封元寂》诗:“今日龙山外,当忆雁书归。”金钱抱素《台城路》词:“碧云深处遥天暮,经年雁书沉影。”清李渔《蜃中楼·传书》:“雁书寄到君前,我倩谁怜。”参见“雁足书”。
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

【仙仙】僊”。1.轻盈貌。轻举貌。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舍其坐迁,屡舞僊僊。”孔颖达:“僊僊,舞貌也。”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鸿蒙曰:意,毒哉!僊僊乎归矣!”成玄英疏:“僊僊,轻举之貌。”三国魏曹植《妾薄命》诗之二:“袖随礼,容极情,妙舞仙仙体轻。”南朝宋刘铄《白纻曲》:“僊僊徐动何盈盈,玉腕俱凝若云行。”明高进孝《云间据目抄序》:“其人森森乎如开玉府,僊僊乎若乘白云而行广漠,盖非天壤间恒有也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丐仙》:“蝶展然一飞,化为丽人……陈曰:‘不可无以佐觴。’女乃仙仙而舞。”林纾《祭宗室寿伯茀太史文

【鸥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烏侯切,音謳。《說文》鷗,水鴞也。一名鷖。《李時珍曰》鷗者,浮水上,輕漾如漚也。又本作漚。《列子·黃帝篇》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遊,漚鳥之至者,百住而不止。《註》漚同鷗。又《集韻》于切,音區。水鳥也。又於求切,音優。義同。

【屡舞】多次歌舞。亦谓歌舞无度。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舍其坐迁,屡舞僊僊。”毛传:“屡,数也。”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紆长袖而屡舞,翩躚躚以裔裔。”《旧唐书·穆宗纪》:“夫宾宴之礼,务达诚敬,不继以淫。故诗人美‘乐且有仪’,讥其屡舞。”2.常常舞动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·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》词:“闻説北风吹面急,边上衝梯屡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