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臣欲上封禅表,久而未就归文园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久而未就归文园 | 平仄: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jiǔérwèijiùguīwén yuán |
小臣欲上封禅表 | 平仄: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三十小 拼音: xiǎo chényùshàng|shǎngfēng shànbiǎo |
小臣欲上封禅表,久而未就归文园释义
【久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舉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已有切,音九。暫之反也。《易·繫辭》恆久也。《中庸》不息則久。《註》久,常於中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乃道,道乃久。又待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四年》士伯曰:寡君以爲盟主之故,是以久子。又《說文》久,从後灸之,象人兩脛,後有距也。引周禮,久諸牆以觀其橈。◎按今《考工記·廬人》作灸,諸牆以眡其橈。註灸,猶柱也。釋文音救。又《儀禮·士喪禮》夏祝鬻餘飯用二鬲,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。《註》久讀爲灸。《疏》灸,塞義,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。又《韻補》叶舉里切,音几。《詩·邶風》何其久也
【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沸切,音味。《說文》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《禮·月令註》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昧薆於未。《釋名》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又《玉篇》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又未央,複姓。見《李淳風·乙巳占》。
【就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僦切,音鷲。《說文》就,高也。从京,从尤。《徐曰》尤,異也。尤高人所就之處,語曰:就之如日。會意。《廣韻》成也,迎也。《詩·邶風》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《周頌》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又卽也。《齊語》聖王之處士也,使就閒燕,處工就官府,處商就市井,處農就田野。又《增韻》從也。《禮·檀弓》先王之制,禮也。過之者俯而就之。又帀也。《禮·禮器》大路繁纓一就。《註》五采一帀曰就。又能也。《左傳·哀十一年》郊之戰,季孫曰:須也弱。有子曰:就用命焉。《註》雖少年,能用命也。又終也。《
【文园】文园。汉文帝的陵园。后亦泛指陵园或园林。唐钱起《赴章陵酬李卿赠别》诗:“芳草文园路,春愁满别心。”2.指汉司马相如。因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序传》:“至马迁,又徵三閭之故事,放文园之近作,模楷二家,勒成一卷。”宋司马光《和李八丈小雪同会有怀邻几》:“空嘆高歌如郢客,愧无佳赋似文园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郊遇》:“真个是文园风致,应指日天池联翅。”3.借指文人。唐杜牧《为人题》诗:“文园终病渴,休咏《白头吟》。”宋张元干《十月桃》词:“有多情多病文园,向雪后寻春,醉里凭阑。”参见“文园病”。
【小臣】1.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政不正,则君位危;君位危,则大臣倍,小臣窃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臣谓大夫以上……小臣,士以下。”清叶廷琯《吹网录·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》:“始知荐雄者,不特非王音,且亦非王根也。然庄(杨庄)乃小臣,但能诵之帝前;根则执政,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,遂荐之於帝,同时并行,固无不可。”2.宫中执役的宦官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驪姬与犬肉,犬毙。饮小臣酒,亦毙。”韦昭注:“小臣,官名,掌阴事阴命,阉士也。”3.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。《书·召诰》:“﹝召公﹞拜手稽首曰
【欲】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《正韻》余玉切,音浴。《說文》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《徐曰》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《禮·曲禮》欲不可從。《疏》心所貪愛爲欲。又《禮運》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禮·樂記》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又《增韻》愛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爲善。《禮·曲禮》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又期願之辭。《論語》我欲仁。《大學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【封禅】1.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。在泰山上筑土为坛,报天之功,称封;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,报地之德,称禅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自古受命帝王,曷尝不封禪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。”宋乐史《广卓异记·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禅》:“凡五十四年内,祖与孙封禪,自古帝王无比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礼乐》:“説者谓封禪取高厚之义,封土於山,而禪祭於地,天以高为尊,地以厚为德也。增泰山之高以报天,附梁父之厚以报地。”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·封泰山论》:“秦始皇、汉武帝之求长生,光武帝之用讖纬……皆以邪道坏
【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陂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彼小切,音。《說文》表,上衣也。《玉篇》衣外也。又外也。《書·立政》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,罔有不服。又表異。《書·畢命》表厥宅里。《傳》表異其宅里。又標也。《晉語》置茅蕝,設望表。《註》謂立木以爲表,表其位也。又箋表。《釋名》下言於上曰表。《蔡邕·獨斷》表者不需頭,上言臣某,下言臣某,誠惶誠恐,頓首。又《韻會》杪也,末也。又表表,偉也。又地名。《晉書·地理志》表氏縣,屬酒泉郡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表氏,見《姓苑》。《正字通》明有表貢。又《集韻》俾小切,音褾。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