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拂榻上尘,挥麈倾悬河

小拂榻上尘,挥麈倾悬河

诗句读音
挥麈倾悬河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huī zhǔqīngxuán hé
小拂榻上尘平仄:仄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xiǎofú|bìtàshàng chén

小拂榻上尘,挥麈倾悬河释义

【挥麈】。宋欧阳修《和圣俞聚蚊》:“抱琴不暇抚,挥麈无由停。”清陈梦雷《行路难》诗:“挥麈清凉尚不可,何况踉蹌策蹇大道傍。”2.晋人清谈时,常挥动麈尾以为谈助。后因称谈论为挥麈。宋秦观《满庭芳·茶词》词:“雅燕飞觴,清谈挥麈,使君高会群贤。”金赵秉文《灵感寺》诗:“欲尽休公挥麈乐,鬢丝羞对落花风。”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耆旧·二林居士》:“挥麈谈文,终日不倦。”

【悬河】1.指瀑布。2.谓倾泻不止。唐牟融《邵公母》诗:“搔首惊闻楚些歌,拂衣归去泪悬河。”明李东阳《哭舍弟东山》诗之三:“我心方抱棘,汝泪復悬河。”3.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南朝陈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滴海未尽其书,悬河不穷其义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上·王勃》:“盈川文如悬河,酌之不竭。”清唐孙华《赠赵松一》诗:“辩如悬河注,目如巖电烂。”苏曼殊《碎簪记》:“莲佩至此,忽停其悬河之口。”4.指高出地面的河。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:“由于泥沙淤积,河床越抬越高,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‘

【拂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敷勿切,音髴。《說文》過擊也。《徐鍇曰》擊而過之也。又《廣韻》去也,拭也,除也。《禮·曲禮》進几杖者,拂之。《疏》拂去塵埃也。《後漢·黨錮傳》激揚名聲,互相題拂。又絕也。《吳語》吾將許越成,而無拂吾慮。又《正韻》矯也,逆也。又拂塵具。《南史·顯達傳》麈尾蠅拂,是王謝家許。又舞名。《唐書·禮樂志》白鳩,吳拂,舞曲也。《通鑑辨誤》王僧虔奏,大明中,卽以宮縣合和鞞拂。按鞞拂皆舞名,拂舞出自江左,舊云吳舞,檢其歌,非吳舞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勿切,音佛。與咈通。違也,戾也。《易·

【榻】《唐韻》土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託盍切《正韻》託甲切,音塌。《說文》牀也。从冃从羽。《玉篇》牀狹而長謂之榻。《釋名》言鵪榻然近地也。《後漢·徐穉傳》蕃在郡不接賔客,惟徐穉來,特設一榻。又布名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榻布皮革千石。《漢書·音義》榻布,白疊也。又叶他悅切,音近忒。《蘇軾·滕王閣詩》心驚魚龍會,目送鳧雁滅。使君東魯儒,府有徐孺榻。

【上尘】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,意为有污尊长视听。晋庾亮《让中书监表》:“止足之分,臣所宜守,而偷荣昧进,日尔一日,谤讟既集,上尘圣朝。”宋宋祁《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》:“輒譔定记草,上尘省览。审若疎谬芜累,恐辱琬琰,伏望掇去,别咨名才。”清《与董樵书》:“形迹阻隔,悃款莫通。輒録数诗,上尘洞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