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

朝代:唐朝 | 作者:李益 | 诗词类型: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原文

【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】
促促何促促,
黄河九回曲。
嫁与棹船郎,
空床将影宿。
不道君心不如石,
那教妾貌长如玉!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注释版

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
十年离乱: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。离乱:一作“乱离”。一:副词。可作“竟然”或“忽而”解。

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。
“问姓”两句:“问姓”与“称名”互文见义。

别来沧海事,语罢暮天钟。
别来:指分别十年以来。来,后也。沧海事: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,有如沧海变桑田,桑田变沧海那样。语罢:谈话停止。暮天钟:黄昏寺院的鸣钟。

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。
巴陵:即岳州(治今湖南省岳阳市),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。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译文版

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
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,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。

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。
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,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。

别来沧海事,语罢暮天钟。
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,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。

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。
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,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?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拼音版

【xiào gǔ cù cù qǔ wéi hé shàng sī fù zuò 】

【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】

cù cù hé cù cù ,

促促何促促,

huáng hé jiǔ huí qǔ 。

黄河九回曲。

jià yǔ zhào chuán láng ,

嫁与棹船郎,

kōng chuáng jiāng yǐng xiǔ 。

空床将影宿。

bú dào jun1 xīn bú rú shí ,

不道君心不如石,

nà jiāo qiè mào zhǎng rú yù !

那教妾貌长如玉!


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(促促何促促)作者李益简介

李益(748─827?),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八岁时,逢安史之乱,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,李益离开家乡。唐代宗大历四年(769)中进士,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。其后弃官而去,游燕、赵间,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,长期征战南北,经过多次战争,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,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、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。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,节奏和谐,语言优美精炼。尤其擅长绝句、七律。至唐宪宗时便因诗… 李益详细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