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汉期鸳鹭,狐狸避宪章

霄汉期鸳鹭,狐狸避宪章

诗句读音
狐狸避宪章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hú líbìxiàn zhāng
霄汉期鸳鹭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xiāo hànqī|jīyuān lù

霄汉期鸳鹭,狐狸避宪章释义

【狐狸】1.兽名。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。后合指狐。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。《东观汉记·张纲传》:“侍御史张纲独埋轮于雒阳都亭,曰:‘豺狼当道,安问狐狸!’”唐杜甫《久客》诗:“狐狸何足道,豺虎正纵横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十三回:“得意狐狸强似虎,败翎鸚鵡不如鸡。”袁静《红色交通线》第二回:“徐耀明真像个老狐狸。”2.犹花招。喻狡猾的手段。曲波《桥隆飙》一:“你不要给我耍狐狸!笑面虎,花脸狼,我都见过!”

【宪章】1.典章制度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触情放慝,不顾宪章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朝廷宪章,军旅誓誥,敷显仁义,发明功德,牧民建国,施用多途。”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赦令》:“智者不肯为恶,愚人好犯宪章。”明汤显祖《南柯记·荐佐》:“庶使臣政绩有闻,宪章无紊。”2.引申指法度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一:“废兴虽万变,宪章亦已沦。”王琦注:“宪章,谓诗之法度。”3.效法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仲尼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。”宋苏轼《集英殿春宴教坊词·教坊致语》:“宪章六圣之典謨,斟酌百王之礼乐。”《明史·蒋德璟传》:

【霄汉】1.天河。亦借指天空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不受当时之责,永保性命之期。如是,则可以陵霄汉,出宇宙之外矣。”宋张孝祥《踏莎行》词:“趁此秋风,乘槎霄汉。”元乔吉《水仙子·重观瀑布》曲:“冰丝带雨悬霄汉,几千年晒未乾。”萧三《张家口赞》诗:“塞上歌声冲霄汉,蒙汉回民齐起舞。”2.喻遥远,高远。唐杜甫《送陵州路使君之任》诗:“霄汉瞻佳士,泥涂任此身。”仇兆鳌注:“霄汉泥涂,彼此悬隔矣。”宋王安石《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》:“它日白衣霄汉志,暮年朱紱水云身。”3.喻指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。唐杜牧《书怀寄中朝往还》

【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,音其。《說文》會也。《易·歸妹》歸妹愆期。又《書·大禹謨》耄期倦于勤。《禮·曲禮》百年曰期頤。《註》期,猶要也。又《書·大禹謨》期于予治。《傳》期,當也,當于治體。又《前漢·路溫舒傳》刻木爲吏,期不對。《註》期,必也。又《莊子·庚桑楚》志乎期費。《註》期,卒也。費,耗也。又《莊子·寓言篇》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,是非先也。《註》期,待也。又《玉篇》時也,契約也。《廣韻》信也,限也。又《爾雅·釋宮》八達謂之崇期。《註》四道交出。又口吃。《史記·周昌傳》臣期期知其不可。又

【鸳鹭】和鹭鷥。唐杜甫《暮春》诗:“暮春鸳鷺立洲渚,挟子翻飞还一丛。”宋米芾《阮郎归·海岱楼与客酌别作》词:“双双鸳鷺戏苹洲,几行烟柳柔。”2.鹓鹭。比喻朝臣。唐钱起《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》诗:“壶觴开雅宴,鸳鷺眷相随。”宋龚鼎臣《东原录》:“太宗曰:‘卿状元及第,朕用卿作宰相,今日可谓荣归乡里。’因有诗曰:满朝鸳鷺醉中别,万里烟霄游子归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谋兵》:“閫外拥貔貅,殿上趋鸳鷺。”参见“鸳鷺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