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谏才埋玉,星郎亦逝川

小谏才埋玉,星郎亦逝川

诗句读音
小谏才埋玉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xiǎo jiàncáimái yù
星郎亦逝川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xīng lángyìshì chuān

小谏才埋玉,星郎亦逝川释义

【小谏】唐代谏官拾遗的别称。宋代称监察御史。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拾遗为小諫,又曰遗公。”宋张师正《括异志·孙副枢》:“寳元中,副枢孙公沔,自小諫以言事左迁监永州市征。”

【才】《唐韻》昨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牆來切,音裁。《說文》艸木之初也。从丨,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《徐曰》上一,初生岐枝。下一,地也。《六書正譌》才,木質也。在地爲木,旣伐爲才,象其枝根斬伐之餘。从木省。別作材,非。又天地人爲三才。《易·繫辭》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 一曰能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必取賢斂才焉。《論語》才難,不其然乎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擇人以四才。《邵堯夫曰》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。才者,天之良質也,學者所以成其才也。又質也,力

【埋玉】有才华的人。语本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庾文康亡,何扬州临葬云:‘埋玉树箸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已?’”《梁书·陆云公传》:“不谓华龄,方春掩质,埋玉之恨,抚事多情。”唐宋之问《祭杜学士审言文》:“名全每困於鑠金,身没谁恨其埋玉。”宋陆游《傅正议墓志铭》:“公虽埋玉有餘馨,印授三品告诸冥。”2.埋葬女子。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亭外孤坟三尺,春时葬花於此,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。”3.祭神的一种仪式。唐李峤《汾阴行》诗:“埋玉陈牲礼神毕,举麾上马乘舆出。”

【星郎】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馆陶公主为子求郎,不许,而赐钱千万。谓羣臣曰:‘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里,苟非其人,则民受殃,是以难之。’”后因称郎官为“星郎”。唐岑参《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》诗:“遥知竹林下,星使对星郎。”唐张籍《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》诗:“凤闕星郎离去远,閤门开日入还齐。”唐张谔《赠吏部孙员外济》诗:“天子爱贤才,星郎入拜来。”
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
【逝川】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。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’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勗学》:“鉴逝川之勉志,悼过隟之电速。”唐骆宾王《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》诗序:“登高切送归之情,临水感逝川之嘆。”清孙廷铨《挽船行》:“皆云江南来,束人投逝川。”2.比喻流逝的光阴。南朝齐谢朓《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》诗:“离会虽相亲,逝川岂往復。”唐吴融《子规》诗:“举国繁华委逝川,羽毛漂荡一年年。”毛泽东《到韶山》诗:“别梦依稀咒逝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