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寥天清而灭云,目琼琼兮情感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目琼琼兮情感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mùqióng qióngxīqíng gǎn |
萧寥天清而灭云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二十文 拼音: xiāo liáotiān qīngér4yún |
萧寥天清而灭云,目琼琼兮情感释义
【目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莫六切,音牧。《說文》人眼,象形,重童子也。《春秋元命苞》肝之使也。《韓詩外傳》心之符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氣之淸明者也。易說卦離爲目。《註》南方之卦,主視。故爲目。《書·舜典》明四目。《註》廣四方之視,以決天下壅蔽。又《博雅》視也。凡注視曰目之。《史記·丞相世家》平去楚,渡河,船人疑其有金,目之。又動目以諭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范增數目羽擊沛公。又含怒側視也。《周語》國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又《小爾雅》要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簭人掌三易,以辨九簭之名,四曰巫目。《疏》是要目之事。又見
【琼琼】唐顾况《朝上清歌》:“萧寥天清而灭云,目琼琼兮情感。”元张可久《天净沙·梅轩席上》曲:“琼琼竹外横枝,真真月下吟诗。”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【情感】1.心情感动。汉王粲《柳赋》:“枝扶疏而覃布,茎森梢以奋扬。人情感于旧物,心惆悵以增虑。”南朝宋傅亮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金兰之分,义深情感,是以献其乃怀,布之朝听。”2.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,如喜、怒、悲、恐、爱、憎等。晋陆云《与陆典书书》:“且念亲各尔分析,情感復结,悲嘆而已。”唐白居易《庭槐》诗:“人生有情感,遇物牵所思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二章:“但是这种情感也以对英雄的景仰居多。”
【萧寥】1.寂寞冷落。五代徐铉《题雷公井》诗:“揜靄愚公谷,萧寥羽客家。”元揭傒斯《晓坐张先生朝阳轩》诗:“萧寥尘外事,风叶满窗间。”清魏之琇《买陂塘·苹花》词:“萧寥坐觉添秋思,还袭舞帬歌扇。”2.风雨声。唐孟郊《溧阳秋霁》诗:“晚雨晓犹在,萧寥激前阶。”唐白居易《松声》诗:“西南微风来,潜入枝叶间;萧寥发为声,半夜明月前。”
【天清】。汉荀悦《汉纪·成帝纪四》:“天清,晏然无云。”唐韩愈《明水赋》:“夜寂天清,烟消气明。”
【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亡列切《集韻》莫列切,音搣。《說文》盡也。《周禮·夏官》大司馬九代之,灋外內亂,鳥獸行,則滅之。《註》毀其宗廟社稷曰滅。又沒也。《易·大過》過涉滅頂。又火熄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又《韻補》叶明祕切,音媚。《曹植·夏啓讚》大戰于甘,有扈以滅。威振諸侯,元功克乂。
【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王分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分切,音雲。《說文》山川氣也。象回轉形。後人加雨作雲,而以云爲云曰之云。《正字通》與曰音別義同。凡經史,曰通作云。又運也。《管子·戒篇》天不動,四時云下,而萬物化。《註》云:運動貌。又狎昵往復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昏姻孔云。《朱傳》云:旋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晉不鄰矣,其誰云之。《註》云:猶旋。旋歸之也。又語助。《詩·小雅》伊誰云憎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。又陸佃曰:云者,有應之言也。 《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》子朱曰:朱也當御。三云:叔向不應。又云云:衆語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