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寝屡亭午,床移瞰墀垠

小寝屡亭午,床移瞰墀垠

诗句读音
床移瞰墀垠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十七眞
拼音: chuángyíkànchíyín
小寝屡亭午平仄:仄 仄 仄 平 仄
拼音: xiǎo qǐnlǚtíng wǔ

小寝屡亭午,床移瞰墀垠释义

【床】《玉篇》俗牀字。

【移】《唐韻》弋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余支切《正韻》延知切,音匜。《說文》禾相倚移也。《六書故》移秧也。凡種稻先苗之後移之。又《說文》一曰禾名。又遷也。《韻會》今遷徙之迻借作移。《書·多士》移爾遐逖。又《廣韻》易也,延也。《博雅》轉也。《書·畢命》世變風移。《禮·大傳》絕族無移服。《疏》在旁而及曰移。言不延移及之。又《玉藻》疾趨則欲發,而手足毋移。《疏》移謂靡匜搖動也。又《廣韻》遺也。《博雅》移,脫遺也。又官曹公府不相臨敬,則爲移書箋表之類也。《前漢·公孫弘傳》弘乃移病免歸。《註》移書言病。《後漢·光武紀》於是致

【瞰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苦濫切,音闞。《博雅》視也。《揚雄·校獵賦》東瞰目盡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瞰四裔而抗稜。《張衡·思賦》瞰瑤谿之赤岸。又俯視曰瞰。《後漢·光武紀》雲車千餘,瞰臨城中。又《埤雅》王褒曰:魚瞰雞睨。《註》瞰,魚目不瞑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瞯。

【墀】《唐韻》直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尼切《正韻》知切,音蚳。《說文》涂地也。禮,天子赤墀。《徐曰》階上地也。漢制,靑瑣丹墀。《典職曰》以丹漆地,故曰丹墀。砌以玉石曰玉墀。《楊巨源詩》無因隨百獸,率舞在丹墀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願登文石之殿,陟赤墀之途。《漢武落葉哀蟬曲》玉墀兮生塵。又後庭元墀釦砌。又國名。《西京雜記》因墀國有解形之人。又與同。

【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語巾切《集韻》魚巾切《韻會》疑巾切,音銀。地埒也,岸也。《爾雅·釋地》九天之際曰九垠。《楚辭·遠遊》逴絕垠乎寒門。《註》北極之門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氣有漢垠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漂龍淵而還九垠兮,窺地底而上回。又天閒決兮地垠開。又《集韻》魚斤切《韻會》疑斤切,音。義同。又與圻通。見圻字註。又《集韻》五斤切,音痕。《博雅》崖也。亦作沂。又古恨切,音艮。土有起跡。又通作銀,界限也。又叶五堅切,音姸。《楚辭·遠遊》道可受兮而不可傳,其小無內兮,其大無垠。○按叶音宜,歸本韻,傳在先韻,言在元韻,《字彙

【小寝】天子、诸侯寝宫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公如齐……反,薨於小寝。”杨伯峻注:“小寝,为诸侯之燕寝。”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大夫退,然后适小寝,释服。”郑玄注:“小寝,燕寝也。”2.天子、诸侯的高祖以下的庙寝。《周礼·夏官·隶仆》:“大丧復于小寝、大寝。”郑玄注:“小寝,高祖以下庙之寝也。”3.小睡。宋惠洪《清明前一日闻杜宇》诗:“篱外花如海,閒轩小寝惊。”典

【屡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數也。《增韻》煩數。又疾也。《詩·周頌》屢豐年。《書·益稷》屢省乃成。《註》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
【亭午】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尔乃羲和亭午,游气高褰。”宋苏轼《上巳出游随所见作句》诗:“三杯卯酒人径醉,一枕春睡日亭午。”清龚自珍《尊隐》:“日之亭午,乃炎炎其光,五色文明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辛亥游录》:“八月十七日晨,以舟趣新步,曇而雨,亭午乃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