翛然自与氛埃远,安用骑鲸学水仙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翛然自与氛埃远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xiāo ránzìyǔ|yù|yúfēn āiyuǎn|yuàn |
安用骑鲸学水仙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ānyòngqí jīngxuéshuǐ xiān |
翛然自与氛埃远,安用骑鲸学水仙释义
【翛然】无拘无束貌;超脱貌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翛然而往,翛然而来而已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翛然,无係貌也。”前蜀韦庄《赠峨嵋李处士》诗:“如今世乱独翛然,天外鸿飞招不得。”明归有光《南云翁生圹志》:“翁为人有风致,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,则予之所谓命者,又不足为翁道也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一:“有时夜半醒来,万籁俱绝,皓月中天,翛然四顾,觉得心中一片空灵。”迅疾貌。宋司马光《馆宿遇雨怀诸同舍》诗:“佳雨濯烦暑,翛然生晓凉。”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【与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同與。《說文》賜予也。一勺爲与。《六書正譌》寡則均,故从一勺。(與)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弋諸切《正韻》弋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演女切,音予。《說文》黨與也。《戰國策》是君以合齊與强楚。《註》與,黨與也。《管子·八觀篇》請謁得于上,則黨與成于下。又《廣韻》善也。《禮·禮運》諸侯以禮相與。又《增韻》及也。《易·說卦》是以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又許也,從也。《論語》吾與點也。《管子·形勢解》鬼神助之,天地與之。又待也。《論語》歲不我與。又《博雅》如也。《前
【氛埃】之气;尘埃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风伯为余先驱兮,氛埃辟而清凉。”南朝梁沉约《应王中丞思远咏月》:“月华临静夜,夜静灭氛埃。”唐杜甫《渼陂行》:“主人锦帆相为开,舟子喜甚无氛埃。”明宋濂《抱瓮子传》:“非惟人随流水而逝,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。”2.借指尘世或俗念。宋陆游《严君平卜台》诗:“先生久已蜕氛埃,道上犹传旧卜臺。”宋陆游《夜思》诗:“簿领沉迷无日了,试凭诗思洗氛埃。”3.比喻战乱。北周庾信《商调曲》:“君臣一体,可以静氛埃;得人则治,何世无奇才。”唐胡曾《独不见》诗:“玉关一自有氛埃,年少从军竟未
【远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雲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雨阮切,爰上聲。《說文》遼也。《廣韻》遙遠也。《正韻》指遠近定體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願切《正韻》于怨切,爰去聲。《正韻》遠之也。遠近之遠上聲,如《詩》其人則遠之類。遠離之遠去聲,如《論語》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。又叶于員切,音淵。《詩·小雅》爾之遠矣,民胥然矣。 俗作逺。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
【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余頌切,容去聲。《說文》可施行也。《易·乾卦》初九,潛龍勿用。《疏》唯宜潛藏,勿可施用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討有罪,五五用哉。又《廣韻》使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》惟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《杜甫詩》古來才大難爲用。又功用。《易·繫辭》顯諸仁,藏諸用。《疏》謂潛藏功用,不使物知,是藏諸用也。《論語》禮之用,和爲貴。又貨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正德利用厚生。《疏》謂在上節儉,不爲糜費,以利而用,使財物殷阜。《禮·王制》冢宰制國用,必於歲之杪,五穀皆入,然後制國用。又以也。《詩·小雅》謀
【骑鲸】1.亦作“骑京鱼”。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:“乘巨鳞,骑京鱼。”李善注:“京鱼,大鱼也,字或为鲸。鲸亦大鱼也。”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。宋晁补之《少年游·次季良韵》词:“它日骑鲸,尚怜迷路,与问众仙真。”元耶律楚材《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》之六:“清兴无涯腾八表,骑鲸踏破赤城霞。”明张煌言《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》诗:“袖归当有支机石,岂遂骑鲸向碧空。”清姚鼐《阜城作》诗:“侧闻太山谷,往往仙人行。云霄昼下鹿,东海远骑鲸。”2.亦作“骑鲸鱼”、“骑长鲸”。杜甫《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》诗“几岁寄我空中
【学】《唐韻》胡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轄覺切,音鷽。《說文》覺悟也,本作斆,篆作學。《增韻》受敎傳業曰學。朱子曰:學之爲言效也。《詩·周頌》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《書·說命》王人求多聞,時惟建事。學于古訓,乃有獲。《禮·學記》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,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又學校,庠序總名。《禮·王制》天子命之敎,然後爲學。小學在公宮南之左,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雍,諸侯曰頖宮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叶許旣切,音戲。《前漢·匡張孔馬敘傳》樂安裒裒,古之文學。叶下司,司音細。又叶後
【水仙】见“水仙”。亦作“水僊”。1.传说中的水中神仙。唐司马承顺《天隐子·神解八》:“在人谓之人仙,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,能变通之曰神仙。”宋王安石《小姑》诗:“初学水仙骑赤鲤,竟寻山鬼从文貍。”宋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八:“冯夷,华阴,潼乡隄伯人也。服八石,得水仙,是为河伯。”按,汉袁康《越绝书·德序外传记》称伍子胥为水仙;晋王嘉《拾遗记·洞庭山》称屈原为水仙。因伍子胥死后被沉尸于江;屈原自投汨罗江以死,故后人传说为水仙。2.谓水葬者。北齐刘昼《新论·风俗》:“胡之北有射姑之国,其亲死,则弃尸於江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