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谈缚三彭,指顾役六丁,超然出尘世,岂独制颓龄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笑谈缚三彭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二庚 拼音: xiào tánfùsānpéng|bāng |
指顾役六丁 | 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: zhǐ gùyìliù dīng |
超然出尘世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:去十三祭 拼音: chāo ránchū chénshì |
岂独制颓龄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qǐ|kǎidúzhìtuílíng |
笑谈缚三彭,指顾役六丁,超然出尘世,岂独制颓龄释义
【笑谈】1.笑谑;谈笑。宋曾巩《访石仙岩杜法师》诗:“君琴一张酒一壶,笑谈衮衮乐有餘。”宋庄季裕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参议官范正舆除直龙图阁,告词云:入幕之宾,以折衝尊俎为任;从军之乐,以决胜笑谈为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词曰:‘……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’”2.笑料;笑话。元李翀《日闻录》:“又,一县令修理譙楼,读‘譙’为‘焦’,又读‘羈管’为‘霸管’,又以首领官只管祗候,至今以为笑谈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王树勋》:“树勋怵以祸福,光悌至长跪请命,人鬨传为笑谈。”鲁迅《华盖集·忽然想到(二)》
【缚】《廣韻》符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伏約切《正韻》符約切《說文》束也。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著也。《廣韻》繫也。《左傳·僖六年》許男面縛銜璧。又《昭二十六年》以幣錦二兩,縛一如瑱。《註》縛,卷也。又《釋名》縛在車下,與輿相連縛也。《急就篇註》縛在車下,主縛軸令輿相連,卽今所謂鉤心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臥切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符遇切,音附。紨或作縛。繩也。《韻會》俗从專作縳,誤。漢典考證:〔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。 考證:〔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
【三】〔古文〕弎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蘇甘切《正韻》蘇監切,颯平聲。《說文》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,次第重之,其數三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《史記·律書》數始於一,終於十,成於三。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凡兵無過三其身。又《左傳·昭七年》士文伯曰:政不可不愼,務三而已。一擇人,二因民,三從時。又《晉語》民生於三,事之如一。又《周語》人三爲衆,女三爲粲,獸三爲羣。又姓。明三成志。又漢複姓。屈原之後有三閭氏,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,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。又去聲。《韻會》蘇暫切。《論語
【彭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薄庚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庚切,音棚。《說文》鼓聲也。又軍器。《釋名》彭排,軍器也。彭,旁也,在旁排禦敵攻也。又水名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伐絞之役,楚師分涉於彭。《註》彭水,在新昌衞縣。又國名。《書·牧誓》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。《傳》盧彭,在西北。又地名。《詩·鄭風》淸人在彭。《傳》衞之河上,鄭之郊也。《春秋·文二年》晉侯及秦師戰于彭衙。《註》馮翊郃陽縣西北有彭衙城。又州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彭州,垂拱二年,析益州置。又彭盛,縣名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項王都彭城。《正義》徐州縣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彭
【指顾】手指目视;指点顾盼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指顾取象,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。”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臣始仕从戎,爰承指顾,稟三令五申之戒,预一匡九合之谋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江右游日记》:“先躋峯攀磴里许,而至絶顶,则南瞰西华,东瞰夹壁,西瞰南溪,北瞰城邑,皆在指顾。”清陈维崧《喜迁莺·排闷》词:“凭高指顾,叹野水增波,故陵无树。”2.一指一瞥之间。形容时间的短暂、迅速。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指顾倏忽,获车已实。”宋苏轼《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》:“边臣贾勇,争欲立功,以为河南之地,指顾可得。
【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營隻切,音疫。《說文》戍邊也。《詩·小雅·采薇序》遣戍役,以守衞中國。又《玉篇》使役也。《易·說卦》致役乎坤。《書·大誥》予造天役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田役以馭其衆。又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。《註》得此不止,復逐於彼,疲役終身也。又凡役使之人曰厮役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贊》其賔客厮役,皆天下俊桀。又列也。《詩·大雅》禾役穟穟。《傳》役,列也。《疏》種禾,則使有行列,其苗穟穟然美好也。 《韻會》或作伇。
【六丁】道教认为六丁(丁卯、丁巳、丁未、丁酉、丁亥、丁丑)为阴神,为天帝所役使;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,以供驱使。《后汉书·梁节王畅传》:“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。”李贤注:“六丁,谓六甲中丁神也。若甲子旬中,则丁卯为神,甲寅旬中,则丁巳为神之类也。役使之法,先斋戒,然后其神至,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。”参阅《无上九霄雷霆玉经》、《灵宝六丁秘法》。唐陈陶《步虚引》:“赤城门闭六丁直,晓日已烧东海色。”宋陆游《夜寒燃火有感》诗:“笑谈缚三彭,指顾役六丁。”元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这八卦阵纵横不穷,管七国江山着君王独自
【超然】1.远貌;高貌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超然远览,渊然深识。”宋王安石《送李宣叔倅漳州》诗:“超然万里去,识者为不乐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盘山》:“登舍利塔,诸山皆隐没出其下,徘徊指点,大地空茫,真足驱使羣峰超然雄视矣。”2.高超出众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?将哫訾栗斯,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?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服制象》:“圣人之所以超然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”宋陆游《哭杜府君》诗:“超然众客中,可慕不待揖。”清姚鼐《祭朱竹君学士文》:“海内万士,於中有君。其气超然,不可辈羣。”3.谓离尘脱俗
【出尘】世俗。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夫以耿介拔俗之标,萧洒出尘之想,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,吾方知之矣。”前蜀韦庄《题安定张使君》:“器度风标合出尘,桂宫何负一枝新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寻声审听,泠然出尘幽韵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陶亢德》:“大札与《人间世》两本,顷同时拜领,讽诵一过,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。”2.佛教语。脱离烦恼的尘垢。《四十二章经》:“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;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,情爱於色,岂惮驱驰?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,投泥自溺。故曰凡夫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
【世】〔古文〕卋《廣韻》舒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始制切,音勢。代也。《詩·大雅》本支百世。又《論語》必世而後仁。《註》三十年爲一世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王孫滿曰: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又《維摩經》大千世界。《註》世謂同居天地之閒,界謂各有彼此之別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秦大夫世鈞。又與生同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亦如人自世之老,皮膚爪髮,隨世隨落。《註》世與生同。又《韻補》叶私列切,音薛。《詩·大雅》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。叶上撥。撥音撇。《晉書·樂志》匡時拯俗,休功蓋世。宇宙旣康,九有有截。 《集韻》書作。
【岂】《廣韻》袪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去幾切,音。《說文》還師振旅樂也。又欲也,登也。《徐曰》今借此爲語詞。《玉篇》安也,焉也。《廣韻》曾也。《增韻》非然之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怨豈在明。《詩·召南》豈不夙夜。《傳》豈不,言有是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音鎧。與凱愷通。軍勝之樂也。又樂也,和也。○按經傳凱歌、凱風、愷悌、樂愷皆借豈。古凱、愷、豈音義通,今分爲二。 《字彙》〈山下一〉从耑省。〈口下丷一〉从豆省。俗作山頭,非。《同文舉要》豈同剴,亦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還師振樂也。〕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。 考證:
【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犢。《說文》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又獸名。《埤雅》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又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又《廣韻》單獨。《詩·小雅》哀此惸獨。《傳》獨,單也。《又》念我獨兮。《爾雅·釋山》獨者蜀。《疏》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又《廣韻》複姓有獨
【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征例切,音製。《說文》裁也。又《增韻》正也,御也,檢也,造也。又《廣韻》禁制也。又《前漢·高帝紀》太后臨朝稱制。《註》師古曰:天子之言曰制書,謂爲制度之命也。又成法曰制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今京不度,非制也。又《禮·曲禮》士死制。《註》制謂君命,士受命致死也。又《禮·禮器》大廟之內敬矣,君親制祭。《註》朝踐進血之時,君自斷制牲肝,洗于鬱鬯,祭神于室也。又邑名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制,巖邑也。又叶音哲。《崔駰·達旨》隂陽始分,天地初制。皇綱云敘,帝紀乃設。又《韻會》浙或作制。
【龄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丁切,音靈。《廣雅》齡,年也。古者謂年爲齡。齒亦齡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