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条心境外,兀坐独参禅
萧条心境外,兀坐独参禅释义
【兀坐】独自端坐。唐戴叔伦《晖上人独坐亭》诗:“萧条心境外,兀坐独参禪。”宋苏轼《客住假寐》诗:“謁入不得去,兀坐如枯株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林四娘》:“陈公宝钥,闽人,夜独坐,有女子搴幃入……笑云:‘清夜兀坐,得勿寂耶!’”郁达夫《采石矶》:“他也有一个人关上了房门,在那学使衙门东北边的寿春园西室里兀坐的时候。”
【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犢。《說文》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又獸名。《埤雅》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又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又《廣韻》單獨。《詩·小雅》哀此惸獨。《傳》獨,單也。《又》念我獨兮。《爾雅·釋山》獨者蜀。《疏》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又《廣韻》複姓有獨
【参禅】持方法。有游访问禅、参究禅理、打坐禅思等形式。《西游记》第九回:“众人同坐在松阴之下,讲经参禪,谈説奥妙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二回:“二人笑道:‘这样愚钝,还参禪呢?’”老舍《二马》第五段四:“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坐着,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。”
【萧条】寂寞冷落;凋零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山萧条而无兽兮,野寂漠其无人。”三国魏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原野何萧条,白日忽西匿。”宋王安石《离鄞至菁江东望》诗:“村落萧条夜气生,侧身东望一伤情。”叶圣陶《我们的骄傲》:“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,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。”2.指政治、经济等不景气;衰微;衰退。三国魏曹植《卞太后诔》:“皇室萧条,羽檄四布,百姓欷歔,婴儿号慕,若丧考妣,天下縞素。”《南史·齐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旧楚萧条,仍岁多故,政荒人散,实须缉理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赵太学是个书生,不会经营家务
【心境】佛教语。指意识与外物。唐希运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:“凡夫取境,道人取心。心境双忘,乃是真法。”唐张说《清远江峡山寺》诗:“静默将何贵,惟应心境同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》之四:“根尘各清净,心境两奇絶。”2.犹心意。《红楼梦》第三三回:“这琪官随机应答,谨慎老成,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。”3.心情;心绪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二回:“虽是各人心境不同,却同是一般的欢喜。”蒋光慈《少年飘泊者》十四:“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!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