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言入无间,大言塞空虚

小言入无间,大言塞空虚

诗句读音
小言入无间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xiǎo yánrùwú jiàn
大言塞空虚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dà yánsāi|sài|sèkōng|kòng|kǒngxū

小言入无间,大言塞空虚释义

【小言】大道的言论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”成玄英疏:“儒墨小言,滞於竞辩,徒有词费,无益教方。”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彼所小言,尽人毒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言不入道,故曰小言。”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小辩害义,小言破道。”2.有关小事的言论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,小言入则望小利。”孔颖达疏:“小言,可以立小事之言。”宋杨万里《与虞彬甫右相书》:“小言可以大喻。”3.谓精微之言。唐崔璐《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》:“小言入无间,大言塞空虚。”4.谓描绘至微之物的杂体诗赋。战国

【入】《唐韻》人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日汁切《正韻》日執切,任入聲。《說文》內也。《玉篇》進也。《禮·少儀》事君,量而後入。《檀弓》孟獻子比御而不入。《註》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,猶不入寢也。又《春秋·隱二年》莒人入向。《定六年》於越入吳。《傳》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《註》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又《廣韻》納也,得也。又《增韻》沒也。又《楞嚴經》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又《敎坊記》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漢典考證:〔《檀弓》孟子比御而不入。〕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。 考

【无间】亦作“无閒”。1.没有空隙。指极微小处。《老子》: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閒,吾是知无为之有益。”《文选·扬雄<解嘲>》:“大者含元气,细者入无间。”李善注:“无间,言至微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应嘲》:“旷笼天地之外,微入无閒之内。”唐崔璐《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》:“小言入无间,大言塞空虚。”2.指精微的义理。晋丘道护《道士支昙谛诔》:“研微神锋,妙悟无间;尘之所著,在至斯捐。”3.不断;不分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“不昼夜居于内”汉郑玄注:“无閒昼夜,恆居于内。”《宋书·礼志四》:“太常丞韩賁议

【大言】地说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汝克黜乃心,施实德于民,至于婚友,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。”唐韩愈《虢州司户韩府君墓志铭》:“后大衙会日,司録君趋以前,大言曰:‘请举公过。’”清黄钧宰《金壶浪墨·伪囚荷枷》:“夷目大言曰:‘若何人敢来议军事。’”2.指谋划大事之言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,小言入则望小利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言,谓立大事之言。”3.正大的言论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”成玄英疏:“夫詮理大言,犹猛火炎燎原野,清荡无遗。”4.夸大的言辞,大话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刘季固多大言

【塞】《廣韻》蘇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悉則切,音。塡也,隔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天地不通,閉塞成冬。《又》謹關梁,塞徯徑,季春開通道路,無有障塞。又充也,滿也。《書·舜典》溫恭允塞。《詩·鄘風》秉心塞淵。又國之阨險曰塞。《史記·蘇秦傳》秦四塞之國,披山帶渭。《後漢·杜篤傳》城池百尺,扼塞要害。又月在辛曰塞,見《爾雅·釋天》。又塞塞,不安貌,見《博雅》。又伊蒲塞,卽優婆塞。《後漢·楚王英傳》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代切,音賽。邊界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備邊境,完要塞。又九塞。《
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

【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朽居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休居切,音噓。空虛也。又《易·繫辭傳》周流六虛。《註》六虛,六位也。《疏》位本無體,因爻始見,故稱虛也。又《大戴禮》虛土之人大。《註》虛,縱也。又孤虛。《史記·龜筴傳》日辰不全,故有孤虛。又星名。《書·堯典》宵中星虛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虛氏。見《姓苑》。又虛無,山名。《顏氏家訓》柏人城東有一孤山,或呼爲虛無山。又《廣韻》去魚切,音祛。《說文》大丘也。《集韻》古者九夫爲井,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,丘謂之虛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桓十二年》會宋公于虛。《註》宋地。又水名。《前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