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富春饭,放浪渔浦宿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逍遥富春饭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xiāo yáofù chūnfàn |
放浪渔浦宿 | 平仄:仄 仄 平 仄 仄 韵脚:去四十九宥 拼音: fàng làngyú pǔsù|xiǔ|xiù |
逍遥富春饭,放浪渔浦宿释义
【逍遥】亦作“逍摇”。1.徜徉;缓步行走貌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去终古之所居兮,今逍遥而来东。”姜亮夫校注:“逍遥即游之义。”《文选·司马相如<长门赋>》:“夫何一佳人兮,步逍遥以自虞。”刘良注:“逍遥,行貌。”《南史·袁粲传》:“家居负郭,每杖策逍遥,当其意得,悠然忘反。”杨朔《孤儿行》:“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,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,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。”2.优游自得;安闲自在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彷徨乎无为其侧,逍遥乎寝卧其下。”成玄英疏:“逍遥,自得之称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聊逍摇兮遨嬉
【富春】1.指富春山或富春江。泛指古富春地区。唐韩翃《送王少府归杭州》诗:“归舟一路转青苹,更欲随潮向富春。”唐王维《送李判官赴江东》诗:“树色分扬子,潮声满富春。”元张宪《投赠周元帅十韵》:“恩波城外柳,长拂富春潮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馀韵》:“年年垂钓鬢如银,爱此江山胜富春;歌舞丛中征战裡,渔翁都是过来人。”参见“富春江”。2.古县名。秦置,汉因之,治所在今浙江富阳。晋太元中避郑太后讳,改名富阳。五代吴越时复名富春,宋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又改富阳。三国吴曾为安东郡治所。晋陆机《吴趋行》诗:“大皇自富春
【饭】《廣韻》扶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父遠切,音笲。《玉篇》餐飯也。《禮·曲禮》飯黍毋以箸。又《文王世子》文王一飯亦一飯,文王再飯亦再飯。又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·尸又食註》或言食,或言飯。食,大名,小數曰飯。《疏》食大名者,以其論語文多言食,故云食大名也。小數曰飯者,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,據一口謂之一飯,五口謂之五飯等,據小數而言,故云小數曰飯。又《論語》亞飯、三飯、四飯。《註》以樂侑食之官。《白虎通》王者平旦食、晝食、晡食、暮食,凡四飯,諸侯三飯,大夫再飯。又指本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設決麗于掔自飯持之。《註》
【放浪】放纵不受拘束。晋郭璞《客傲》:“不恢心而形遗,不外累而智丧,无巖穴而冥寂,无江湖而放浪。”唐吴筠《高士咏·柏成子高》:“大禹受禪让,子高辞诸侯。退躬适外野,放浪夫何求。”《明史·文苑传二·唐寅》:“寅耻不就,归家益放浪。”丁玲《韦护》第二章三:“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,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。”2.指行为不检点。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韩樾子》:“适小红送茶至,韩戏捻其腕,红微笑睨之曰:‘小娘甫出门,郎君便尔放浪耶!’”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﹝冯云卿﹞仿佛觉得自己的‘运气不好’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
【渔浦】出入口处。唐李绅《过锺陵》诗:“江对楚山千里月,郭连渔浦万家灯。”唐方干《送人宰永泰》诗:“舟停渔浦犹为客,县入樵溪似到家。”
【宿】〔古文〕夙《廣韻》息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息六切,音夙。《說文》止也。《玉篇》夜止也,住也。《詩·周頌》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《註》一宿曰宿,再宿曰信。《周禮·地官》三十里有宿,宿有路室。又星宿各止其所,故名宿。二十八宿,亦名二十八次。次,舍也。《釋名》宿,宿也,言星各止住其所也。又《增韻》安也,守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官宿其業。《註》宿,安也。又《周禮·宮正註》諸吏直宿,謂職王宮之守衞者。又《廣韻》素也。《史記·信陵傳》晉鄙嚄咤宿將。又《莊子·列傳》雖當世宿學,不能自解免也。又國名。《春秋·隱二年》及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