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隐在江干,茆庐亦易安
小隐在江干,茆庐亦易安释义
【小隐】居山林。晋王康琚《反招隐》诗:“小隐隐陵藪,大隐隐朝市。”宋陆游《寓叹》诗:“小隐终非隐,休官尚是官。”汉
【在】《唐韻》昨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盡亥切,裁上聲。《爾雅·釋訓》居也。《易·乾傳》在下位而不憂。又察也。《書·舜典》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。又存也。《論語》父母在。又所在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徵詣行在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謂所居爲行在所。又姓。晉汝南太守在育。又脾神曰常在,見《黃庭經》。又昨代切,音載。義同。又叶雌氏切。音此。善也。《詩·小雅》不屬于毛,不離于裏。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。又叶才里切。示上聲。《屈原·離騷》吾令豐隆乗雲兮,求虙之所在。解佩纕以結言兮,
【江干】;江岸。南朝梁范云《之零陵郡次新亭》诗:“江干远树浮,天末孤烟起。”唐王勃《羁游饯别》诗:“客心悬陇路,游子倦江干。”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﹝王国良﹞至江干为渡船所苦,遂露宿江滸,平明始得渡归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章:“杨柳若干株,摇曳江干;小桥村市,出没烟云水气之中。”汉
【茆】《唐韻》莫飽切,音卯。《韻會》鳧葵。《鄭小同云》蓴菜草。《詩·魯頌》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《陸璣疏》茆與荇菜相似,葉大如手,赤圓有肥者,著手滑不得停,莖大如匕柄,葉可以生食,又可鬻,滑美。江南人謂之蓴菜,或謂之水葵,諸陂澤中皆有。《干寶云》今之蹗草,堪爲葅,江東有之。又云:或名水戾。一云今之浮菜,卽猪蓴是也。又《集韻》通。草叢生也。又與茅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醢人》茆菹。《鄭註》讀作茅。《說文》《玉篇》音柳。註詳字。漢典考證:〔《于寶云》今之蹗草。〕 謹照原文于寶改干寶。 考證:〔《于寶云》今之蹗草。〕 謹照原
【庐】《唐韻》力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凌如切,音閭。《說文》寄也。秋冬去,春夏居。《詩·小雅》中田有廬。《箋》中田,田中也。農人作廬焉,以便田事。又《玉篇》屋舍也。《集韻》粗屋總名。《易·剝卦》小人剝廬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》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,君無所辱命。又舍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十里有廬,廬有飮食。《註》廬若今野,徙有庌也。又直宿,舍也。《前漢·金日磾傳》小疾臥廬。《註》殿中所止曰廬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周廬千列。《註》直宿曰廬。又國名。《周語》廬由荆嬀。《註》廬,嬀姓之國,荆嬀,廬女爲荆夫人也。又邑名。《楚語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