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雨湿清晓,新莺啼早春

小雨湿清晓,新莺啼早春

诗句读音
小雨湿清晓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xiǎo yǔshīqīng xiǎo
新莺啼早春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xīnyīng tízǎo chūn

小雨湿清晓,新莺啼早春释义

【湿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他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託合切,音沓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《水經注》濕水,出累頭山。一曰治水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失入切《正韻》實執切,音與溼同。《說文》幽溼也。或作濕。又《集韻》叱入切,音蟄。濕濕,牛呞動耳貌。《詩·小雅》其耳濕濕。又鄂合切,音。濕隂,漢侯國名。又席入切,音習。與隰同。坂下溼也。或作濕。 《通雅》濕溼漯顯以形相借。《集韻》漯濕三字同。水出鴈門。○按《說文》濕水,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。蓋濕乃漯本字也。後以漯爲濕,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。字原从糸作,不从亚。

【清晓】天刚亮时。唐孟浩然《登鹿门山怀古》诗:“清晓因兴来,乘流越江峴。”宋欧阳修《渔家傲》词之七:“人语悄,那堪夜雨催清晓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九回:“一日清晓,宝釵春困已醒,搴帷下榻,微觉轻寒。”应修人《初游草佳村》诗:“清晓里布机声,就前村到后村。”

【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斯人切《正韻》斯鄰切,音辛。《說文》取木也。又《博雅》初也。《易·大畜》日新其德。《書·胤征》咸與惟新。《詩·豳風》其新孔嘉。《禮·月令》孟秋,農乃登穀,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。又《唐書·禮樂志》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,制曰履新之慶。又姓。《晉語》新穆子。又複姓。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新垣衍。《註》索隱曰:新垣,姓。衍,名也,爲梁將。又州名。漢屬合浦郡,梁立新州。又《詩·小雅》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。《朱傳》田一歲曰葘,二歲曰新田。又《韻補》叶蘇前切。《道藏歌》終劫複始劫,愈覺靈顏

【莺啼】辛弃疾《蝶恋花》词:“燕语鶯啼人乍还。却恨西园,依旧鶯和燕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好梦欲成还又觉,緑窗但觉鶯啼晓。”

【早春】。唐李涉《过招隐寺》诗:“每忆中林访惠持,今来正遇早春时。”前蜀花蕊夫人《宫词》之二九:“早春杨柳引长条,倚岸緑隄一面高。”峻青《秋色赋·瑞雪图》:“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似的,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天气中,冒着风雪,踏着冰冻的土地,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春耕、开荒活动。”2.指秋日所摘的茶。明许次舒《茶疏·采摘》:“往日无有於秋日摘茶者,近乃有之。秋七八月重摘一番,谓之早春,其品甚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