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智每自私,大患缘有身

小智每自私,大患缘有身

诗句读音
小智每自私平仄:仄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xiǎo4měizì sī
大患缘有身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dà|dài|tàihuànyuányǒu shēn

小智每自私,大患缘有身释义

【智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知義切,音置。同。或作智。《說文》識詞也。从白从亏从知。○按經典相承作智。《釋名》智,知也。無所不知也。《孟子》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知而有所合謂之智。○按經典或通用知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晉有智伯。

【每】《唐韻》武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母罪切《正韻》莫賄切,音浼。《增韻》常也,各也,凡也。《三蒼》曰:每,非一定之辭。《詩·小雅》每懷靡及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聖人躊躇以興事,以每成功。《郭象註》事不遠本,故其功每成。又雖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每有,雖也。《詩·小雅》每有良朋。《箋》言雖有良朋也。又貪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衆庶每生。《註》孟康曰:每,貪也。《敘傳》致死爲福,每生作旤。又姓。每當時,漢人。見《印藪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佩切,音妹。數也。一曰田美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原田每每。《註》每有枚

【自私】1.只为自己打算;只图个人的利益。《吕氏春秋·忠廉》:“若此人也,有势则必不自私矣,处官则必不为污矣。”晋潘尼《安身论》:“忧患之接,必生於自私而兴於有欲。自私者,不能成其私,有欲者,不能济其欲,理之至也。”《宋书·孝义传·蒋恭》:“礼让者以义为先,自厚者以利为上,末世俗薄,靡不自私。”2.谓归个人私有。《新唐书·沙陀传》:“景思闻天子西,乃与友金料骑五千人居絳,兵擅劫帑自私。”清朱梅崖《乐闲图序》:“天子以为可休,斯可休矣,故筋力得以自私,若是者,乃先生之所谓乐,先生之所谓闲也。”白蕉《袁世凯与中华民国

【大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蓋切。《正韻》度柰切,音汏。小之對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元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域中有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不同同之謂大。《則陽篇》天地者,形之大。隂陽者,氣之大。又初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天子視學,大昕鼓徵。《註》日初明,擊鼓徵召學士,使早至也。又徧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大報天而主日。又肥美也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贊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授賓。《註》大,以肥美者特爲臠,所以祭也。又過也。《戰國策》無大大王。又長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珪大尺二寸謂之

【患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慣切,音宦。《說文》憂也。《玉篇》禍也,疾也。《廣韻》惡也,苦也。又姓。又叶胡玩切,音換。《謝惠連·秋懷詩》平生無志意,少小嬰憂患。如何乗苦心,矧復値秋晏。又《韻補》叶熒絹切,音院。《蘇軾·謝吳山神文》西湖堙塞,積歲之患。禱於有神,隂假其便。又叶胡關切,音還。《賈誼·服賦》忽然爲人兮,何足控摶。化爲異物兮,又何足患。《張華·鷦鷯賦》動翼而逸,投足而安。委命順理,與物無患。◎按摶,安二字寒韻,還字山韻,古通。又叶胡涓切,音懸。《晉·樂章明君篇》雖欲盡忠誠,結舌不能言

【有身】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大任有身,生此文王。”毛传:“身,重也。”郑玄笺:“重,谓怀孕也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於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祖。”宋洪迈《夷坚甲志·董氏祷罗汉》:“是月,妾有身……凡十有二月而生一子。”清薛福成《庸盦笔记·幽怪一·汉宫老婢》:“史言张皇后,佯为有身,取后宫美人子名之而杀其母。”2.有己身。《老子》:“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。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”明刘基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世情翻覆不可拟,人生有身莫依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