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武发祯祥,平阶属会昌

下武发祯祥,平阶属会昌

诗句读音
平阶属会昌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píngjiēshǔ|zhǔhuì chāng
下武发祯祥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xià wǔ1|4zhēn xiáng

下武发祯祥,平阶属会昌释义

【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兵切《正韻》蒲明切,音苹。《說文》平,語平舒也。《廣韻》平,正也。《增韻》平,坦也。《易·泰卦》无平不陂。又《廣韻》平,和也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傳》平和章明。《疏》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。又成也。謂解恕和好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平,成也。《春秋·宣十五年》宋人及楚人平。《穀梁傳》平者,成也。善其量力而反義也。《註》各自知其力,不能相制,反共和之義。《左傳疏》平者,和也。言其先不平,而今始平。又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地平天成。《傳》水土治曰平。《詩·小雅》原隰旣平。又治

【阶】《唐韻》古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諧切,音皆。《說文》陛也。《玉篇》登堂道也,級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舞干羽于兩階。又《釋名》階,梯也,如梯之有等差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復有林麓,則虞人設階。無林麓,則狄人設階。《註》階,所乗以升屋者,梯也。又《易·繫辭》言語以爲階。《詩·大雅》誰生厲階。又《禮·少儀》不得階主。《註》階,上進者。《疏》階是等級。人升階,必上進,故以階爲上進。又星名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願泰階六符。《註》泰階,三台也。又官階。《南史·張融傳》融不知階級,階級亦可不知融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文階二十

【属】《正字通》俗屬字。(屬)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之欲切《韻會》朱玉切,音燭。《說文》連也。从尾蜀聲。《徐曰》屬,相連續,若尾之在體,故从尾。《廣韻》聚也,會也。《周禮·州長》正月之吉,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。註屬聚也。《孟子》乃屬其耆老而告之。又托也,付也。《左傳·隱三年》宋穆公疾,召大司馬孔父,而屬殤公焉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漢王之將,獨韓信可屬大事,當一面。又恭也。《禮·禮器》屬屬乎其忠也。《註》屬屬,恭貌。又續也。《史記·信陵君傳》平原君使者,冠蓋相屬於魏。又《晉語》必屬怨焉。《註》屬,結也。又足也。《左傳·昭二

【会昌】盛隆昌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秦宓传》:“蜀有汶阜之山,江出其腹,帝以会昌,神以建福,故能沃野千里。”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天帝运期而会昌,景福肹饗而兴作。”李逵注:“昌,庆也。言天帝於此会庆建福也。”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龙华寺》:“璽运会昌,龙图受命。”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十·唐享太庙乐章》:“精感耀魄,时膺会昌。”

【下武】圣德能继先王功业。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:“下武维周,世有哲王。”郑玄笺:“下,犹后也……后人能继先祖者,维有周家最大。”北周庾信《贺新乐表》:“伏维皇帝,以下武嗣兴,中阳继业。”宋苏轼《元佑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》:“我享维天,下武式文王之典,大孝严父,孔子谓周公其人。”

【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伐切,音髮。《說文》發也。《詩·召南》壹發五豝。《傳》發,矢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矢四發。《註》射禮三而止,每射四矢,故以十二矢爲一發。師古曰:發,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又《廣韻》起也。《孟子》舜發於畝之中。又舒也,揚也。《易·乾卦》六爻發揮。《疏》發,越也。又《坤卦》發於事業。《疏》宣發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聲名以發之。《註》發揚此德也。又《博雅》開也。《書·武成》發鉅橋之粟。《疏》謂開出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。《註》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。又《玉篇》進也,行也。《博雅》去也。

【祯祥】吉祥的征兆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禎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孔颖达疏:“禎祥,吉之萌兆。祥,善也。言国家之将兴,必有嘉庆善祥也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吉验》:“凡人稟贵命於天,必有吉验见於地。见於地,故有天命也。验见非一,或以人物,或以禎祥,或以光气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夫神以知来,不追以往,禎祥先见,而后兴废从之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五:“先生忘情於身而慈於人,禎祥屡应。”2.吉祥,幸福。汉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改之以灾变,告之以禎祥。”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:“﹝圣人﹞功成作乐,化定制礼,所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