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枋得简介

谢枋得(1226~1289年):南宋进士,江西信州弋阳人,字君直,号叠山,别号依斋,担任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;学通“六经”,淹贯百家,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,被俘不屈,在北京殉国,作品收录在《叠山集》。
谢枋得相关资料
自幼聪明谢枋得(1226~1289年),字君直,号叠山,南宋信州弋阳人(今上饶弋阳县)。谢枋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蔑视权贵,嫉恶如仇,他爱国爱民,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。作为南宋著名的爱国文学家和诗人,他的诗文豪迈奇绝,自成一家。其伯父谢征明抗元战死,其父谢应琇因忤贵官被冤枉死,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,自幼颖悟,每次看书,五行一齐看下来,过目… 详细介绍
构成谢枋得思想和精神境界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,一是爱国主义思想,这一思想成了他精神世界中的主色调,也是最为后人敬仰的。第二,程朱理学对他的影响。第三,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。 爱国主义思想分析谢枋得爱国主义思想,我们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道德认知水平,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。笔者认为谢枋得爱国主义精神是高尚的,是有传承意义的。谢枋得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在:他对… 详细介绍
简介谢枋得是南宋著名诗人,他对诗的研究造诣很深,曾编选过《千家诗》。当时的学者名流都以师事之。他认为“诗与道最大,诗为文之精者也。”他所作的诗,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传统,和沉郁婉转的艺术风格。 作品谢枋得为文推尊欧、苏,认为"欧苏起遐方僻壤,以古道自任,发为词华,经天纬地,天下学士皆知所宗"。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,指出"七十年来,文体卑陋极矣"(《与… 详细介绍
北京谢叠山祠在北京法源寺后街3号、5号。明景泰七年九月,与文天祥同赐谥,天祥赐忠烈,枋得赐文节。朝廷在法源寺后街的江西会馆谢枋得殉难处建祠,现院内还有二层小楼一座,原供谢叠山和文天祥像,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。 谢枋得墓谢枋得有遗书称:“大元制世,民物一新,宋室孤臣,只欠一死。某所以不死者,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,先妣以今年二月,考终于正寝,某自今无意人间事矣!… 详细介绍
谢枋得的热门古诗
杜鹃日日劝人归,一片归心谁得知。望帝有神如可问,谓余何日是归期。
西汉有臣龚胜卒,闭口不食十四日。我今半月忍渴饥,求死不死更无术。精神常与天往来,不知饮食为何物。若非功行积未成,便是业债偿未毕。太清群仙宴会多,凤箫龙笛鸣瑶瑟。岂无道兄相提携,骑龙直上寥天一。
近日人传庾岭梅,南枝落尽北枝开。长安旧日元无此,尽是江南人送来。
明知儒道本同流,未了因缘不自由。紫府寥阳随念到,红尘辛苦几时休。精神尝与天来往,驱壳不知谁滞留,穹壤岂无陆修静,知君认得故吾不。
何年捣玉楮,莹洁无滓坌。清兴厌纯绵,安有尘可振。夜卧白昼中,冰雪心不紊。梦觉梅花香,炉红绝烟煴。疑到玉皇前,俯视日月晕。人间绮罗帐,何异锦覆粪。吾慕忍寒人,从师游鲁邻。爵禄不可辞,高举已在汶。独怜无褐民,茅檐冻欲偾。大裘正万丈,德心欠广运。天下皆无寒,孔孟有素蕴。愿与物为春,衾铁吾不愠。以君志趣高,惠我无俗韵。缟带报紵衣,侨札真契分。
谢枋得的诗词全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