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将清酒寄愁人,澄澈甘香气味真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谢将清酒寄愁人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xiè jiāngqīng jiǔjìchóu rén |
澄澈甘香气味真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上平十七眞 拼音: chéng chègān xiāngqì wèi1 |
谢将清酒寄愁人,澄澈甘香气味真释义
【谢将】水浒传》第七三回:“你恁地哭时,倒要赖我,不谢将我。明日恰和你説话。”
【清酒】祭祀用的清洁的酒。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祭以清酒,从以騂牡。”朱熹集传:“清酒,清洁之酒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:“辨三酒之物,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清酒。”郑玄注:“郑司农云:‘清酒,祭祀之酒。’……今中山冬酿,接夏而成。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求雨》:“其神共工,祭之以生鱼八、玄酒,具清酒膊脯。”2.清醇的酒。《后汉书·南蛮传·板楯蛮夷》:“明曰:‘秦犯夷,输黄龙一双;夷犯秦,输清酒一钟。’”唐杜甫《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》诗:“情乖清酒送,望絶抚坟呼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杯里满满盛着一杯清酒。
【寄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義切《正韻》吉器切,音記。《說文》托也。《增韻》寓也。《周語》國無寄寓。《註》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。又《齊語》管子曰:作內政而寄軍令焉。又《廣韻》附也。《增韻》傳也。《禮·王制》東方曰寄。《註》東方通言之官,謂傳寄東方之言也。又郊遂寄棘,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。又《史記·酷吏傳》請寄無所聽。《註》請寄,猶囑托也。又寄生,草名。又寄居,小蟹名。
【愁人】1.令人发愁。《楚辞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结桂枝兮延佇,羌愈思兮愁人。愁人兮奈何,愿若今兮无亏。”2.心怀忧愁的人。晋傅玄《杂诗》:“志士惜日短,愁人知夜长。”宋张先《酒泉子》词:“亭柳霜凋,一夜愁人窗下睡。”清纳兰性德《满江红》词之三:“甚天公不肯惜愁人,添憔悴。”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:“酒是只有增长愁人的愤懑。”
【澄澈】彻”。1.清澈,水清见底。晋王献之《杂帖》:“镜湖澄澈,清流泻注。”唐修睦《僧院泉》诗:“澄澈照人胆,深山只一般。”明刘基《活水源记》:“其初为渠时,深不踰尺,而澄彻可鉴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忆刘半农君》:“他的浅,却如一条清溪,澄澈见底,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,也不掩其大体的清。”2.清亮明洁。南朝宋谢灵运《怨晓月赋》:“墀除兮镜鑑,房櫳兮澄澈。”宋苏舜钦《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》:“常年此夕或阴晦,今岁澄澈将快哉!”金段成己《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依韵以答》:“夜凉河汉静无声,澄澈天
【甘香】。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崔书生》:“经月餘,忽有人送食於女,甘香殊异。”宋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董氏东园》:“入门有栝可十围,实小如松实,而甘香过之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文官果》:“﹝文官果﹞肉旋如螺,实初成甘香,久则微苦。”典
【气味】1.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蔓菁》:“九英,叶根麤大,虽堪举卖,气味不美。”唐杜甫《谢严中丞送乳酒》诗:“山瓶乳酒下青云,气味浓香幸见分。”宋梅尧臣《答王德言遗柑》诗:“荆州持大橘,亦自名黄柑;忽得洞庭美,气味何可参。”许地山《再会》:“只要饼底气味好就够了。”2.比喻意趣或情调。晋葛洪《<抱朴子>自叙》:“不喜星书及算术、九宫、三棊、太一、飞符之属,了不从焉,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。”唐白居易《白发》诗:“雪髮随梳落,霜毛绕鬢垂。加添老气趣,改变旧容仪。”宋范成大《元日山寺》诗:“少年
【真】同眞。俗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