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论文畅序,重忆赞公房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细论文畅序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:上八語 拼音: xìlùn wénchàngxù |
重忆赞公房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陽 拼音: zhòng|chóngyìzàn gōngfáng |
细论文畅序,重忆赞公房释义
【细】《廣韻》蘇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思計切,音壻。《說文》作。微也。《類篇》隷作細。《玉篇》小也。《書·旅獒》不矜細行。《註》輕忽小物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其細已甚。《註》譏其煩碎。又《北史·源思禮傳》何必大子細也。
【论文】评论文人及其文章。三国魏曹丕有《典论·论文》。亦泛指谈论文章。唐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》:“斋中有联云:心为论文合,眉因劝善开。”绍剧《龙虎斗》第三场:“[施氏唱]莫道女子无见识。[秀英唱]也曾习武共论文。”2.讨论、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。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六月二十九日》:“他在研究‘孙中山的外交政策’,准备作为考副博士的论文,不久便要提出了。”王西彦《病人》:“他宣布说,最近他正在搜集材料,准备写一篇叙述中国知识分子的斗争历史的论文。”汉
【序】《唐韻》徐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象呂切,音緒。《爾雅·釋宮》東西牆謂之序。《註》所以序別內外。《疏》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。又《玉篇》學也。《禮·王制》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,養庶老于西序。《註》東序,大學,在國中,王宮之東。西序,小學,在西郊。又《明堂位》夏后氏之序也。《孟子》殷曰序。又《玉篇》長幼也。《孟子》長幼有序。又《廣雅》次也。《詩·大雅》序賔以賢。《箋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掌四時祭祀之序事。《註》次序之時。又姓。《禮·射義》序點揚觶。《疏》序氏點名也。
【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柱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儲用切,音緟。《說文》厚也。《增韻》輕之對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夫茅之爲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《禮·王制》輕任幷,重任分。又《廣韻》更爲也。《博雅》重,再也。又難也。《戰國策》臣之所重處重留也。《註》重,猶難也。《前漢·淮南王傳》文帝重自切責之。《註》如淳曰:重,難也。又貴也。《戰國策》張儀之殘樗里疾也,重而使之。《註》重,猶貴也。又尊也。《禮·祭統》所以明周公之德,而又以重其國也。《註》重,猶尊也。又尚也。《禮·緇衣》臣儀行不重辭。《註》重,猶尚也。《疏》爲臣之法,不尚虛華之
【忆】《廣韻》於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乙力切《正韻》伊昔切,音抑。念也,思也,記也。《古詩》下有長相憶。 《增韻》古作意,誤。
【赞公】唐代僧人。曾与杜甫相过从。唐杜甫《别赞上人》诗:“赞公释门老,放逐来上国。”宋苏轼《雪斋》诗:“纷纷市人争夺中,谁信言公似赞公。”王文诰辑注:“唐大云寺主,謫在秦州,老杜与之往还,所谓‘与子成二老,来往亦风流’者此也。”明沉周《写怀寄僧》诗:“不知谁解抛忧患?独对青山忆赞公。”2.借指高僧。清吴伟业《海虞孙维孝三十赠言》诗之二:“麈尾执来思竪义,旻公同饭赞公房。”3.古代县丞的别称。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……下至县令曰明府,丞曰赞府、赞公。”典
【房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方切,音防。《說文》室在旁也。又東南宿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天駟房也。《禮·月令》十月日在房。《尙書運期授》所謂房四表之道。又州名。春秋時房渚,秦爲房陵郡,唐武德時改爲房州。又姓。舜封堯子爲房邑侯,子陵以父封爲氏。又俎名。《詩·魯頌》籩豆大房。《註》半體之俎,足下有跗,如堂房也。又箭室也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知莊子每射抽矢菆,納諸子之房。又《廣韻》步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光切,音傍。《廣韻》阿房,秦宮名。又《韻補》叶符風切,音馮。《道藏·中嶽仙人謌》徘徊元嶽顚,翻焉御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