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爱阮郎留不住,独将珠泪湿红铅

心爱阮郎留不住,独将珠泪湿红铅

诗句读音
独将珠泪湿红铅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dújiāng|jiàngzhū lèishīhóng qiān
心爱阮郎留不住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xīn4ruǎn lángliúbú zhù

心爱阮郎留不住,独将珠泪湿红铅释义

【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犢。《說文》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又獸名。《埤雅》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又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又《廣韻》單獨。《詩·小雅》哀此惸獨。《傳》獨,單也。《又》念我獨兮。《爾雅·釋山》獨者蜀。《疏》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又《廣韻》複姓有獨

【将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卽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良切,音漿。《說文》本將帥字。一曰有漸之辭。《蘇林曰》將,甫始之辭。《易·繫辭》是以君子將有爲也,將有行也。又《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》君親無將,將而誅焉。《師古註》將有其意也。又抑然之辭。《楚辭·卜居》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,將遊大人以成名乎。又且也。《詩·小雅》將安將樂。又《廣韻》養也。《詩·小雅》不遑將父。又助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補過將美。又送也。《詩·召南》百兩將之。《邶風》之子于歸,遠于將之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亦孔之將。《商頌》我受命溥將。又承也,奉

【珠泪】滴如珠,故称。南朝梁张率《长相思》诗:“空望终若斯,珠泪不能雪。”唐李白《学古思边诗》:“相思杳如梦,珠泪湿罗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八回:“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,如万箭攒心,日夜吞声饮泣,珠泪偷弹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支日记》:“我总不相信国粹家道德家之类的痛哭流涕是真心,即使眼角上确有珠泪横流,也须检查他手巾上可浸着辣椒水或生姜汁。”

【湿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他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託合切,音沓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《水經注》濕水,出累頭山。一曰治水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失入切《正韻》實執切,音與溼同。《說文》幽溼也。或作濕。又《集韻》叱入切,音蟄。濕濕,牛呞動耳貌。《詩·小雅》其耳濕濕。又鄂合切,音。濕隂,漢侯國名。又席入切,音習。與隰同。坂下溼也。或作濕。 《通雅》濕溼漯顯以形相借。《集韻》漯濕三字同。水出鴈門。○按《說文》濕水,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。蓋濕乃漯本字也。後以漯爲濕,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。字原从糸作,不从亚。

【红铅】胭脂和铅粉。唐杜牧《宣州留赠》诗:“红铅湿尽半罗裙,洞府人间手欲分。”唐温庭筠《江南曲》:“扇薄露红铅,罗轻压金缕。”宋洪瑹《齐天乐》词:“空想吴山越水,花憔玉悴,但翠黛愁横,红铅泪洗。”2.旧时术土称妇女的月经或其炼取物。明代曾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人·妇人月水》:“月经,经者,常也,有常轨也。天癸者,天一生水也。邪术家谓之红铅,谬名也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祖师道:‘此是有为有作,采阴补阳,攀弓踏弩,摩脐过气,用方炮製,烧茅打鼎,进红铅,炼秋石,并服妇乳之类。’”清吴下阿蒙《断袖篇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烏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代切《正韻》於蓋切,同。仁之發也。从心旡聲。又親也,恩也,惠也,憐也,寵也,好樂也,吝惜也,慕也,隱也。又《孝經·諫諍章疏》愛者,奉上之通稱。又《諡法》嗇於賜與曰愛。又姓。宋刺史愛申。又叶烏胃切,音穢。《詩·小雅》心乎愛矣,遐不謂矣。《楚辭·九章》世溷濁莫吾知,人心不可謂兮。知死不可讓,願勿愛兮。《袁宏·名臣贊》滄海橫流,玉石同碎。達人兼善,廢已存愛。《謝瞻·答靈運詩》尋塗塗旣睽,卽理理已對。絲路有恆悲,矧乃所在愛。 小篆作。

【阮郎】1.汉明帝永平五年,会稽郡剡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,遇两丽质仙女,被邀至家中,并招为婿。事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。阮郎本指阮肇。后亦借指与丽人结缘之男子。唐刘长卿《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》诗:“应向桃源里,教他唤阮郎。”明叶宪祖《鸾鎞记·鎞订》:“难摆脱情魔障,肯向人间魅阮郎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传歌》:“配他公子千金体,年年不放阮郎归,买宅桃叶春水。”2.指晋阮咸。唐李商隐《七夕偶题》诗:“明朝晒犊鼻,方信阮郎贫。”参见“阮家贫”。

【不住】;不断。南朝梁沉约《千佛颂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唐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宋岳飞《小重山》词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茅盾《小巫》:“菱姐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,不住的点头。”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。鲁迅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诧异了。”艾蕉《雨》:“母亲忍不住了,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