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藏皆有命,计较谩劳心

行藏皆有命,计较谩劳心

诗句读音
计较谩劳心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
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拼音: jì jiàománláoxīn
行藏皆有命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háng|xíngcáng|zàngjiēyǒu mìng

行藏皆有命,计较谩劳心释义

【计较】“计校”。亦作“计挍”。1.较量;争论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“反脣而相稽”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:“稽,计也,相与计校也。”唐孟郊《送卢郎中汀》诗:“向事每计较,与山实绸繆。”宋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著心计较般般错,退步思量事事宽。”清金人瑞《癸未秋兴》诗之三:“蚊子秋来大如蜂,衣裳郎亢冠髼鬆;咬人人不计较汝,岂得数日还相逢。”萧乾《未带地图的旅人》:“他劝我不必计较条件。”2.计算核实。宋王令《书<明皇纪>后》:“迨肃宗即位,计较户籍,而禄山一乱,所失五百餘万,存者半之,吁,人死可胜数哉!”3.计议;商量。《三

【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魯刀切《集韻》郞刀切,音牢。《說文》劇也。从力,熒省。用力者勞。《爾雅·釋詁》勞,勤也。《易·兌卦》悅以先民,民志其勞。《史記·文帝本紀》朕親郊祀上帝諸神,禮官議毋諱以勞朕。又事功曰勞。《禮·儒行》先勞而後祿。《註》猶事也。又憂也。《曹丕·與吳質書》未足解其勞結。《註》謂憂心之結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後漢有琅邪勞丙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到切,牢去聲。《廣韻》勞,慰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勞之,則拜。《韻會》勞者,敘其勤以答也。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行】《唐韻》戸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蘅。《說文》人之步趨也。《類篇》从彳从亍。《韻會》从彳,左步。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舉,而後爲行者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《釋名》行,伉也,伉足而前也。又《廣韻》適也,往也,去也。又《增韻》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其祀行。《註》行,在廟門外之西,爲軷壤,高二寸,廣五寸,輪四尺,設主軷上。又道也。《晉語》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又五行。《書·洪範》我聞在昔,鯀陻洪水,汨其五行。《韻會》五行,運于天地閒,未嘗停息,故名。又行人,官名。《廣韻》周有大

【藏】〔古文〕匨《唐韻》昨郞切《正韻》徂郞切,音鑶。《說文》匿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又蓄也。《易·繫辭》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又兹郞切,音臧。草名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其埤濕,則生藏莨、蒹葭。《註》藏莨,草中牛馬芻。又才浪切,音臓。《禮·月令》謹蓋藏。《晉語》文公之出也,豎頭須,守藏者也,不從。又與臓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》參之以九藏之動。《註》正藏五,又有胃、膀胱、大腸、小腸。《疏》正藏五者,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氣之所藏。《白虎通》人有五藏六府,何法,法五行六合也。 《說文》《漢書》通用

【皆】《唐韻》古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諧切,音街。《說文》俱詞也。《小爾雅》同也。《易·解卦》雷雨作,而百果草木皆甲坼。鄭康成讀皆如懈,非。又《字彙補》居之切,音箕。《前漢·孟喜傳》箕子者,萬物方荄茲也。《師古註》荄,音皆。古皆荄與箕音同。又叶舉里切,音几。《詩·周頌》以治百禮,降福孔皆。《傳》皆,遍也。與偕通。《荀勗東西廂歌》降福孔偕。 《說文》白字兩見,一在自部,自部之白,疾二切,卽自字。皆字載自部中,則應从白。《集韻》或作皆,非。

【有命】1.天命。有,助词。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天监在下,有命既集。”晋陆云《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》:“有命再集,皇舆凯归。”2.天命所归之人。古代称天子。《书·伊训》:“于其子孙弗率,皇天降灾,假手于我有命。”孔颖达疏:“天不能自诛于桀,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,谓成汤也。”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皇天不保,监于万方,启迪有命。”孔传:“有天命者开道之。”3.由命运主宰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妾闻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,修善尚不蒙福,为邪欲以何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