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当七月荐,乞巧杂盘花

行当七月荐,乞巧杂盘花

诗句读音
行当七月荐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去三十二霰
拼音: háng dāngqī yuèjiàn
乞巧杂盘花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qǐ qiǎo2pán huā

行当七月荐,乞巧杂盘花释义

【行当】即将;将要。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三·妇病行》:“属累君两三孤子,莫我儿飢且寒,有过慎莫笪笞,行当折摇,思復念之!”宋梅尧臣《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迭嶂楼》诗:“行当登泰山,云扫日月开。”清许秋垞《闻见异辞·鬼陞城隍》:“冥王以吾有大阴功,某处城隍缺职,吾将聂之,行当与君别。”2.正应。唐高适《河西送李十七》诗:“高价人争重,行当早着鞭。”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上智·杨荣》:“吾辈衰残,无以効力,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。”1.行业;职业。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回:“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,又无行当可做,自然‘飢寒’二字

【七月】风》中的一首。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。全诗八章八十八句,为《国风》中第一长篇。南朝齐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无衣无褐,必盈《七月》之叹。”宋梅尧臣《依韵吴冲卿秋虫》:“今者《秋虫》篇,不异《七月》章。”清王鸣盛《蛾术编·诗序》:“盖,《诗》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,《七月》、《信南山》、《采菽》之类是也。”

【荐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在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才甸切,音洊。《爾雅·釋言》荐、原,再也。又《國語註》荐,聚也。又《小爾雅》重也。《廣韻》仍也。《左傳·僖十三年》晉荐饑。《爾雅·釋天》仍饑爲荐。又《左傳·襄四年》戎狄荐居。《註》荐,草也,言狄人逐水草而居,徙無常處。又與薦通。《詩·大雅》饑饉薦臻。《說文》荐,薦席也。《六書正譌》俗作洊,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襄四年》戎狄荐居。《註》荐,草也,古狄人逐水草而居。〕 謹照原文古改言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襄四年》戎狄荐居。《註》荐,草也,古狄人逐水草而居。〕 謹照原文古改

【乞巧】风俗,农历七月七日夜(或七月六日夜)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称为“乞巧”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綵缕,穿七孔鍼,或以金银鍮石为鍼,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,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。”唐林杰《乞巧》诗: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”元乔吉《金钱记》第二折:“秋乞巧穿针会玉仙,冬赏雪观梅到玳筵。”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三:“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,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,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,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。”典

【杂】《廣韻》徂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昨合切,音。《說文》五彩相合也。《玉篇》糅也。《易·坤卦》夫黃者,天地之雜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畫繢之事雜五色。又《禮·玉藻·雜帶註》雜,猶飾也,卽上之韠也。又《玉篇》同也。《廣韻》集也。《易·繫辭》雜物撰德。《疏》言雜聚天下之物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碎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其稱名也,雜而不越。《疏》辭理雜碎,各有倫序,而不相乖越。又《玉篇》厠也。又最也。又《廣韻》帀也。又穿也。又鳥名。《爾雅·釋鳥》爰居,雜縣。《疏》爰居,海鳥也,一名雜縣。又《集韻》七盍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合切,音

【盘花】绕编织成花形的一种工艺。宋无名氏《九张机》词之四:“回梭织朵垂莲子,盘花易綰,愁心难整,脉脉乱如丝。”包公毅《上海竹枝词》之二:“半臂轻裁蝉翼纱,襟儿一字尽盘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