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匪祝鮀,面岂子都

性匪祝鮀,面岂子都

诗句读音
性匪祝鮀平仄:仄 仄 仄
韵脚:下平七歌
拼音: xìngfěizhùtuó
面岂子都平仄:仄 仄 仄 平
拼音: miànqǐ|kǎizǐ dōu

性匪祝鮀,面岂子都释义

【性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息正切,音姓。《中庸》天命之謂性。《註》性是賦命自然。《孝經·說曰》性者,生之質也。若木性則仁,金性則義,火性則禮,水性則知,土性則信。又《通論》性者,生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土會之法,辨五地之物生。杜子春讀生爲性。《賈疏》性亦訓生,義旣不殊,故後鄭不破之也。又《貉隸註》不生乳。劉音色敬切。又無爲而安行,曰性之。《孟子》堯舜性之也。又姓。又《集韻》新佞切,音胜。心悸也。 《淳曰》性字从生从心,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土會之法,辨

【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府尾切《正韻》甫尾切,非上聲。《說文》匪如篋。《玉篇》竹器方曰匪。《廣韻》器如竹篋。今从竹爲筐篚字。又《說文》一曰非也。《易·屯卦》匪媾。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且其匪色。《註》匪采,貌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芳微切,音霏。《禮·少儀》車馬之美,匪匪翼翼。《註》行而有文也。又《集韻》同騑。騑騑,馬行不止貌。又《正韻》敷文切,音分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曰匪頒之式。《註》匪,分也,謂分賜羣臣也。《地官·廩人》以待國之匪頒。《註》匪,讀爲分。

【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六切,音粥。贊主人饗神者。《說文》祝,祭主贊詞者,从人口,从示。一曰从兌省。易曰:兌爲口,爲巫。《徐曰》按易,兌,悅也,巫所以悅神也。《詩·小雅》工祝致告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掌六視之辭。又屬也。《詩·鄘風》素絲祝之。《箋》祝,當作屬。屬,著也。《毛傳》訓織也。又祝融,神名。《虞翻曰》祝,大。融,明也。《韋昭曰》祝,始也。又斷也。《公羊傳·哀十四年》子路死,子曰噫:天祝予。《穀梁傳·哀十三年》祝髮文身。又丁寧也,請求之辭。又國名。《禮·樂記》封帝堯之後於祝。又姓。《

【鮀】《唐韻》徒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唐何切,音駝。《爾雅·釋魚》鯊鮀。《註》今吹沙小魚,體圓而有點文。《正字通》鮀卽小沙魚別名,說文以鮀爲鮎,以鰋爲鮀,非。詳後鰋字註。又《本草圖經》鮀魚生湖畔土窟中,形似守宮而大,長丈餘,背尾俱有鱗甲。

【岂】《廣韻》袪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去幾切,音。《說文》還師振旅樂也。又欲也,登也。《徐曰》今借此爲語詞。《玉篇》安也,焉也。《廣韻》曾也。《增韻》非然之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怨豈在明。《詩·召南》豈不夙夜。《傳》豈不,言有是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音鎧。與凱愷通。軍勝之樂也。又樂也,和也。○按經傳凱歌、凱風、愷悌、樂愷皆借豈。古凱、愷、豈音義通,今分爲二。 《字彙》〈山下一〉从耑省。〈口下丷一〉从豆省。俗作山頭,非。《同文舉要》豈同剴,亦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還師振樂也。〕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。 考證:

【子都】名。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:“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”毛传:“子都,世之美好者也。狂,狂人也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至於子都,天下莫不知其姣也。”南朝梁吴均《咏少年》:“董生唯巧笑,子都信美目。”明孙仁孺《东郭记·将有远行》:“儘妆奩尽交子都,儘肝肠都送狂且。俺姐妹相妨难尽抒,怎了得芳心缕缕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选姿》:“不知子都之姣者,无目者也。”2.即冯子都。汉乐府诗《羽林郎》中的美女名。汉辛延年《羽林郎》诗:“昔有鬟家姝,姓冯名子都。”明何景明《艳曲》之三:“秦氏字罗敷,冯家名子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