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逢哲匠求诗范,何用愁城虞酒兵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何用愁城虞酒兵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hé yòngchóu chéngyújiǔ bīng |
幸逢哲匠求诗范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五十五范 拼音: xìngféngzhé jiàngqiú shīfàn |
幸逢哲匠求诗范,何用愁城虞酒兵释义
【何用】1.为什么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”孔颖达疏:“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《穀梁传·庄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为以王命絶之也。”2.凭什么;用什么。《穀梁传·僖公元年》:“是齐侯与?齐侯也。何用见其是齐侯也?”汉王充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人曰命难知。命甚易知。知之何用?用之骨体。”唐韩愈《食曲河驿》诗:“杀身谅无补,何用答生成?”3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、不须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文举舍我死,吾何用生为?”唐王泠然《题河边枯柳》诗:“今日摧残何用道!数里曾无一株好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帝显
【愁城】心境。北周庾信《愁赋》:“攻许愁城终不破,荡许愁门终不开。”宋周邦彦《满路花·思情》词:“帘烘泪雨乾,酒压愁城破。”明王錂《春芜记·秋闺》:“他那里宦海沉沦,我这里愁城遥远。”鲁迅《花边文学·零食》:“人而有心,真要‘日坐愁城’了。”
【虞】〔古文〕吳《唐韻》遇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元俱切,音愚。《說文》騶虞也。白虎黑文,尾長于身,仁獸,食自死之肉。《詩·周南》吁嗟乎騶虞。又度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儆戒無虞。《左傳·桓十七年》疆埸之事,愼守其一,而備其不虞。又安也。《儀禮·士虞禮註》士旣葬其父母,迎精而返,日中而祭之于宮以安之。又誤也。《詩·魯頌》無貳無虞,上帝臨女。《疏》言天下歸周,無有貳心,無有疑誤。又備也。《晉語》衞文公有郉翟之虞。又樂也。《孟子》霸者之民,驩虞如也。《趙岐註》霸者行善民,恩澤暴見易知,故民驩虞樂之也。又《博雅》助也,望也,擇
【酒兵】传》:“故江諮议有言:‘酒犹兵也,兵可千日而不用,不可一日而不备,酒可千日而不饮,不可一饮而不醉。’”后因谓酒为“酒兵”。唐唐彦谦《无题》诗:“忆别悠悠岁月长,酒兵无计敌愁肠。”金元好问《追录洛中旧作》诗:“酒兵易压愁城破,花影长随日脚流。”遯庐《童子军》第十二出:“久拚恨海填精卫,忍把愁城付酒兵。”
【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容切,音縫。《說文》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《正韻》値也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不逢不若。《書·洪範》子孫其逢吉。又《正韻》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逢、迎,逆也。自關而西。或曰迎,或曰逢。又逆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逢占射覆。《註》逆占事,猶言逆刺也。又大也。《禮·儒行》衣逢掖之衣。《註》衣掖下寬大也。又閼逢,歲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甲曰閼逢。《註》言萬物鋒芒欲出,壅遏未通也。又與縫通。《禮·玉藻》深衣縫齊倍要。《註》縫,或爲逢。又有逢,國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有逢伯陵因之。《註》逢伯陵,殷諸
【哲匠】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。《文选·殷仲文<南州桓公九井作>诗》:“哲匠感萧晨,肃此尘外軫。”李周翰注:“哲,智也;匠,谓善宰万物者;谓桓玄也。”唐王维《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》诗:“谋猷归哲匠,词赋属文宗。”2.指有高明技术的工匠。唐黎逢《水化为盐赋》:“伊昔煮海为盐,以禀乎天……是知水化之利可贵,哲匠之谋可研。”唐刘禹锡裴度《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联句》:“洪鑪思哲匠,大厦要羣材。”宋范仲淹《金在鎔赋》:“熠耀腾精,乍跃洪鑪之内,纵横成器,当随哲匠之心。”3.泛指有高超才艺的文人、画家等。唐杜甫《赠特进汝
【求诗】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,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,知施政之得失。也叫采风、采诗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“什一行而颂声作矣”汉何休注:“男年六十,女年五十,无子者,官衣食之,使之民间求诗,乡移於邑,邑移於国,国以闻於天子。”2.谓寻觅诗句。宋陆游《别王伯高》诗:“倾家酿酒犹嫌少,入海求诗未厌深。”
【范】《唐韻》防鋄切《集韻》父鋄切《正韻》房啖切,音犯。《說文》草也。又蠭也。《禮·檀弓》笵則冠,而蟬有緌。《內則》爵鷃蜩范。《梁元帝·覽賦》范飛冠而吐密。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東郡范涿郡范陽。又宮名。《竹書紀年》王十四年作范宮。又臺名。《戰國策》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臺。又門名。《左傳·哀七年》秋,伐邾,及范門。《註》邾郭門也。又姓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,范氏,其後也。《潛夫論》帝堯之後有范氏。《廣韻》隨會爲晉大夫,食采於范,其後氏焉。又通軓。《少儀》祭左右軌范。又通範。《揚子·太經》矩范之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