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骸一尘垢,贵贱两草木
形骸一尘垢,贵贱两草木释义
【形骸】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汝方将忘汝神气,堕汝形骸,而庶几乎?”南朝梁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死者之形骸,岂非无知之质邪?”王闿运《到广州与妇书》:“比读庄生之文,悟其元旨,知物论生於是非,生死累於形骸。”2.指外貌;容貌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清鉴》:“尼父远得崇替於未兆,近失澹臺於形骸。”明唐寅《感怀》诗:“镜里形骸春共老,灯前夫妇月同圆。”
【一】〔古文〕弌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於悉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益悉切,漪入聲。《說文》惟初大始,道立於一。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《廣韻》數之始也,物之極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一地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道生一,一生二。又《廣韻》同也。《禮·樂記》禮樂政,其極一也。《史記·儒林傳》韓生推詩之意,而爲內外傳數萬言,其語頗與齊魯閒殊,然其歸一也。又少也。《顏延之·庭誥文》選書務一不尚煩密。《何承天·答顏永嘉書》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。又《增韻》純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下之動貞夫一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得一以淸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
【尘垢】1.灰尘和污垢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亡人之所怀挟缨纕,以望之尘垢者。”韦昭注:“言尘垢不敢当盛也。”唐柳宗元《马室女雷五葬志》:“家贫,岁不易衣,而天姿洁清脩严,恒若簪珠璣,衣紈縠,寥然不易为尘垢杂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,整洁,没有一些尘垢。”2.犹世俗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无谓有谓,有谓无谓,而游乎尘垢之外。”明王廷相《<近海集>序》:“其蓬莱、方丈、扶桑、灵槎、瑶草、羽人之属,虽非真有,亦足以寄兴於超旷。凡以使我忘夫弃斥之琐尾而乐於尘垢之外者,非兹乎哉?”章炳麟《原学》:“
【贵贱】1.富贵与贫贱。指地位的尊卑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”韩康伯注:“天尊地卑之义既列,则涉乎万物贵贱之位明矣。”汉辛延年《羽林郎》诗:“男儿爱后妇,女子重前夫。人生有新故,贵贱不相踰。”前蜀贯休《白雪曲》:“为人无贵贱,莫学鷄狗肥。”黄兴《在屋伦华侨欢迎会上的演讲》:“中国数千年来专制为政,至社会成一种不平之阶级,贵贱悬殊,人民受害无穷。”2.指价值的高低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料多少,计贵贱。”唐元稹《估客乐》诗:“村中田舍娘,贵贱不敢争。所费百钱本,已得十倍赢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八回:“魏翩
【两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良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里養切,良上聲。《說文》再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兼三才而兩之。又《玉篇》匹耦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之職》以九兩繫邦國之民。《註》兩猶耦也,所以協耦萬民,聯繫不散,有九事也。又《韻會》匹也。《左傳·閔二年》重錦三十兩。《註》三十匹也。又車數曰兩。《後漢·吳祐傳》載之兼兩。《註》車有兩輪,故稱兩。又《玉篇》二十四銖爲兩。又《雞林類事》四十曰麻兩。又《史記·平準書》更鑄四銖錢,其文爲半兩。又《南史·齊和帝紀》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,名曰假兩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力讓
【木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卜切,音沐。《說文》冒也。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从屮,下象其根。《徐鍇曰》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从屮。《白虎通》木之爲言觸也。《玉篇》燧人氏鑽出火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爲木。《疏》木可以揉曲直,卽順之謂也。《禮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《疏》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又八音之一。《周禮·春官·太師》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《註》木,柷敔也。又質樸。《論語》剛毅木訥近仁。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