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尽杉松三十里,看来楼阁几由旬

行尽杉松三十里,看来楼阁几由旬

诗句读音
行尽杉松三十里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平 仄
韵脚:上六止
拼音: háng|xíngjìn|jǐnshān sōngsān shílǐ
看来楼阁几由旬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kàn láilóugé1|3yóu xún

行尽杉松三十里,看来楼阁几由旬释义

【行】《唐韻》戸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蘅。《說文》人之步趨也。《類篇》从彳从亍。《韻會》从彳,左步。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舉,而後爲行者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《釋名》行,伉也,伉足而前也。又《廣韻》適也,往也,去也。又《增韻》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其祀行。《註》行,在廟門外之西,爲軷壤,高二寸,廣五寸,輪四尺,設主軷上。又道也。《晉語》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又五行。《書·洪範》我聞在昔,鯀陻洪水,汨其五行。《韻會》五行,運于天地閒,未嘗停息,故名。又行人,官名。《廣韻》周有大
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
【杉松】1.杉树与松树。唐杜甫《咏怀古迹》之四:“古庙杉松巢水鹤,岁时伏腊走村翁。”唐韦应物《对春雪》诗:“萧屑杉松声,寂寥寒夜虑。”2.树名。常绿乔木,高可达30米,叶线型,先端尖或钝,球果圆柱形。分布于长白山及吉林山区,为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。也称沙松、东北杉松。

【三十】。十的三倍。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成王定鼎于郟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2.指三十岁。《穀梁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戏赠丽人》诗:“自矜心所爱,三十侍中郎。”唐崔灝《赠王威古》诗:“三十羽林将,出身常事边。”3.指三十年。唐权德舆《古兴》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

【里】《廣韻》良已切《集韻》兩耳切《正韻》良以切,音裏。《爾雅·釋言》里,邑也。《詩·鄭風》將仲子兮,無踰我里。《傳》里,居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《前漢·法志》在壄曰廬,在邑曰里。《風俗通》五家爲軌,十軌爲里。里者,止也,五十家共居止也。又《正韻》路程,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。又憂也。《詩·大雅》瞻卬昊天,云如何里。《箋》里,憂也。又姓。《左傳·昭十七年》鄭之未災也,里析告子產。《註》里析,鄭大夫。又百里、相里,複姓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子臧得罪而出,誘子華而殺之南里。《註》南里,鄭地。

【看来】表示经观察而作出判断。唐项斯《苍梧云气》诗:“亦有思归客,看来尽白头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看来‘如好好色,如恶恶臭’一段,便是连那‘毋自欺’也説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看来他是个少年书生,高才自负的。”沙汀《丁跛公》:“他十分乐观,身体又好,虽说是四十六七的人了,看来却还只四十岁光景。”

【几】《唐韻》居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履切《正韻》居里切,寄上聲。《說文》踞几也。《徐曰》人所凭坐也。《詩·大雅》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《周禮·春官》五几,玉几,雕几,彤几,漆几,素几。《劉歆·西京雜記》漢制,天子玉几,冬加綈錦其上,謂之綈几。凡公侯皆竹木几,冬則細爲橐以馮之。《玉篇》案也。亦作机。《左傳·昭五年》設机而不倚。又几几,安重貌。《詩·豳風》赤舄几几。(幾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居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希切,音機。《說文》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幾者,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幾。《傳

【由旬】yojana]古印度计程单位。一由旬的长度,我国古有八十里、六十里、四十里等诸说。见《翻译名义集·数量》。北周庾信《奉和法筵应诏》:“千柱莲花塔,由旬紫柑园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三:“八拘卢舍为一由旬,合有四十里。”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贝编》:“积崖山高三百由旬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齐天大圣》:“遂觉云生足下,腾踔而上,不知几百由旬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