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

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

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、康之际,何其爱民之深,忧民之切,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。有一善,从而赏之,又从而咏歌嗟叹之,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。有一不善,从而罚之,又从而哀矜惩创之,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。故其吁俞之声,欢忻惨戚,见于虞、夏、商、周之书。成、康既没,穆王立,而周道始衰,然犹命其臣吕侯,而告之以祥刑。其言忧而不伤,威而不怒,慈爱而能断,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,故孔子犹有取焉。
《传》曰:“赏疑从与,所以广恩也;罚疑从去,所以慎刑也。当尧之时,皋陶为士。将杀人,皋陶曰“杀之”三,尧曰“宥之”三。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,而乐尧用刑之宽。四岳曰“鲧可用”,尧曰“不可,鲧方命圮族”,既而曰“试之”。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,而从四岳之用鲧也?然则圣人之意,盖亦可见矣。
《书》曰:“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。”呜呼,尽之矣。可以赏,可以无赏,赏之过乎仁;可以罚,可以无罚,罚之过乎义。过乎仁,不失为君子;过乎义,则流而入于忍人。故仁可过也,义不可过也。古者赏不以爵禄,刑不以刀锯。赏之以爵禄,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,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。刑之以刀锯,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,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。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,而爵禄不足以劝也;知天下之恶不胜刑,而刀锯不足以裁也。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,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,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。故曰:忠厚之至也。
《诗》曰:“君子如祉,乱庶遄已。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”夫君子之已乱,岂有异术哉?时其喜怒,而无失乎仁而已矣。《春秋》之义,立法贵严,而责人贵宽。因其褒贬之义,以制赏罚,亦忠厚之至也。

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的相关古诗

隆中原文

志士固有待,显默非苟然。孔明方微时,息驾隆中田。出身感三顾,鱼水相后先。开迹在庸蜀,欲正九鼎迁。垂成中兴业,复汉临秦川。平生许与际,独比管乐贤。人材品目异,自得岂虚传。

万山原文

万山临汉皋,峰岭颇秀发。王繁旧居处,荒草久埋没。解佩盖已迷,沉碑终自伐。最宜北城望,正值氛霭歇。缥缈出烟云,清明动毛发。留连至归时,长见西林月。

富阳道中原文

翠驾凋零尽,芒鞋响叶声。晴江湖后绿,寒日竹间清。曝背翁微睡,挑包僧自行。离京才一日,便觉惬幽情。

春菜原文

雪白芦菔非芦菔,吃来自是辣底玉。花叶蔓菁非蔓菁,吃来自是甜底冰。三馆宰夫傅食籍,野人蔬谱渠不识。用醯不用酸,用盐不用咸。盐醯之外别有味,姜牙枨子仍相参。不甑亦不釜,非烝亦非煮。坏尽蔬中腴,乃以烟火故。霜根雪叶细缕来,瓷瓶夕幂朝即开。贵人我知…

玉盘盂原文

旁招近侍自江都,两岁何曾见国姝。看尽满栏红芍药,只消一朵玉盘盂。水精淡白非真色,珠璧空明得似无。欲比此花无可比,且云冰骨雪肌肤。

望云楼原文

楼前山色青如鬟,楼高夜映心斗寒。推窗纵目纳吟思,倚槛爽气生眉端。荒烟宿霭迷野甸,古崖怪石横惊渊。城孤下瞰天蘸碧,日永坐听风鸣銮。登临独慨城郭是,把酒一酹还三汉。虽未如元龙高卧之百尺,已不减庾公步月之游观。又何须黄鹤霄汉之浩渺,亦可相岳阳烟水…

柏堂原文

零落雪霜后,犹含千载春。一株化为石,谁是种时人。

白帝庙原文

蜀江万壑俱东奔,瞿唐喧豗争一门。惊涛骇浪建瓴下,颠崖仆谷相吐吞。朋妖窟宅恃幽阻,正昼喷薄阴霾昏。灵宫奕奕镇地险,众渎禀令川只尊。赤甲后耸黄熊跃,滟澦前峙青猿蹲。舢舻衔尾下吴楚,约束蛟鳄如鸡豚。旧传鼓角致雨雹,裹篙不触撑舟痕。综理脉络尽西徼,…

此君轩原文

此君潇洒翠团栾,轩扁佳名墨已乾。欲识清风千古在,试将石刻句吟看。

花影原文

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 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(却教 一作:又教)

浴日亭原文

粕粕太阳精,浴以沧溟水。光润无纤滓,畏爱从此始。

游净居寺原文

四面烟岚合,吟魂到便清。乱山供远翠,幽竹送寒声。磬韵听时歇,云根望处生。尘机闲摆落,潜得笑浮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