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微意良苦,前身葬长鲸

形微意良苦,前身葬长鲸

诗句读音
形微意良苦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xíng1yìliáng kǔ
前身葬长鲸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qián shēnzàngcháng jīng

形微意良苦,前身葬长鲸释义

【微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非切,音薇。《爾雅·釋詁》幽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知微知彰。《書·大禹謨》道心惟微。又《廣韻》微,妙也。《禮·禮運》德產之致也精微。又《說文》隱行也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微行咸陽。又《廣韻》細也。《孟子》乃孔子,則欲以微罪行。又《玉篇》不明也。《詩·小雅》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。又《韻會》衰也。《詩·小雅》式微式微。《箋》微乎微者也。《史記·杞世家》杞小微。又《韻會》賤也。《尚書序》虞舜側微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匿微也。《註》微謂逃藏也。《左傳·哀十六年》白公奔山而縊,其徒微之。《註》

【意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記切《正韻》於戲切,音。志之發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,爲情所意念謂之意。《禮運》非意之也。《註》意,心所無慮也。《疏》謂於無形之處,用心思慮也。無慮,卽慮無也。又與抑通。《徐鍇曰》見之於外曰意。意,猶抑也。舍其言,欲出而抑之。《大戴禮》武王問黃帝,顓頊之道存乎,意亦忽不可得見歟。意猶抑。《論語》抑與之歟。《漢石經》作意,抑猶意,古通用也。又《轉注古音》於宜切,音醫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意嗚猝嗟。又叶乙力切,音億。《秦之罘刻石文》大矣哉。宇縣之中,承順聖意。羣臣頌功,請刻於石

【良苦】和粗劣。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可正而视,言察美恶,审别良苦。”郭沫若等集校引安井衡曰:“苦,滥恶也。”唐刘禹锡《贾客词》:“贾客无定游,所游唯利并。眩俗杂良苦,乘时取重轻。”1.很辛苦。《后汉书·王常传》:“光武见常甚欢,劳之曰:‘王廷尉良苦,每念往时,共更艰戹,何日忘之。’”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·李昪》:“世宗许之,始赐景书曰‘皇帝恭问江南国主’,劳其良苦而已。”2.很深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善举》:“训哑院及训聋瞽院有残疾者,能令其识字知书,就其所能教以工艺,补天有术,施惠有方,用心亦良苦矣。”典

【前身】佛教语。犹前生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年五岁,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,乳母曰:‘汝先无此物。’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。主人惊曰:‘此吾亡儿所失物也,云何持去!’乳母具言之,李氏悲惋。时人异之,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。”唐白居易《昨日复今辰》诗:“所经多故处,却想似前身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三回:“离别来十九载,面色如旧,必是修炼有成,未肯将前身説破。”王仲荦《魏晋南北朝史》第十章第二节:“陶弘景虽然是道教徒,但他晚年宣扬自己前身是佛教中的胜力菩萨投胎下凡来渡众生的。”参见“前生”。2.指事物演变中原来的组

【葬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則浪切,音髒。《說文》从死在茻中,一其中,所以薦之。《禮·檀弓》國子高曰:葬者,藏也。又《集韻》才浪切,音臓。義與藏同。又《正韻》兹郞切,音臧。《周禮·地官》族師,以相葬埋。劉昌宗引《漢書·尹賞傳》枯骨後何葬,協乎聲讀。 《韻學集成》或作塟,見《三輔黃圖》。

【长鲸】1.大鲸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长鲸吞航,修鯢吐浪。”《旧唐书·忠义传上·王义方》:“长鲸击水,天吴覆舟。”宋陆游《长歌行》:“人生不作安期生,醉入东海骑长鲸。”2.喻巨寇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论逆臣则呼为问鼎,称巨寇则目以长鲸。”唐黄滔《明皇回驾经马嵬坡赋》:“长鲸入鼎兮中原,六龙迴轡兮蜀门。”明王世贞《纲鉴会纂·梁元帝》:“淮海长鲸,虽云授首,襄阳短狐,未全革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