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诸军阙,来朝大将稀

行在诸军阙,来朝大将稀

诗句读音
来朝大将稀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八微
拼音: lái cháodà jiàngxī
行在诸军阙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xíng zàizhūjūnquē|què

行在诸军阙,来朝大将稀释义

【来朝】1.早,清早。《诗·大雅·绵》:“古公亶父,来朝走马。”郑玄笺:“言其避恶早且疾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清朝走马,未是善事,诗人言之,必有其意,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。”一说一朝。参阅清俞樾《达斋诗说》。2.明早。宋范成大《豫章南浦亭泊舟》诗之一:“来朝风一席,随处且浮家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七七回:“今晚便杀出去好?却捱到来朝去好?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王六郎》:“今授为招远县鄔镇土地,来朝赴任。”前来朝觐。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君子来朝,何锡予之?”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夏,遇于防,而使来朝。”唐张循之《送泉州李

【大将】1.古代军队中的中军主将。亦指主帅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五步有五长,十步有什长,百步有百长,旁有大率,中有大将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诸将皆喜,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。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2.泛称高级将领。汉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审配兄子开门入兵,既诛袁谭,则幽州大将焦触攻逐袁熙,举事来服。”唐杜甫《后出塞》诗之二:“借问大将谁,恐是霍嫖姚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二回:“为汝这孺子,几损我一员大将。”3.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不是信》:“我的文字中……述听来的类似‘流言’

【稀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香依切,音希。《說文》疏也。《徐曰》當从爻从巾。爻者,希疏之義,與爽同意,巾象禾之根莖。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,何以知之,說文無希字故也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 《集韻》通作希。

【行在】即行在所。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挥涕恋行在,道途犹恍惚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已而大驾幸建康,六宫留临安,则建康为行在,临安为行宫。”

【诸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章魚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專於切,渚平聲。《說文》辯也。《徐曰》別異之辭。《爾雅·釋訓》諸諸,便便,辯也。《註》皆言辭辯給也。又《玉篇》非一也。皆言也。《正韻》凡衆也。《書·舜典》歷試諸艱。《詩·邶風》孌彼諸姬。《史記·賈誼傳》紛亂諸事。又《廣雅》之也,於也。《穀梁傳·莊二十四年》迎者行見諸,舍見諸。《註》諸,之也。《禮·射義》射求正諸己。《註》諸,猶於也。又《韻會》語助辭。《詩·邶風》日居月諸。《疏》居,諸,語助也。《公羊傳·桓六年》其諸以病桓與。《註》其諸,辭也。又

【军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舉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拘云切,音君。《玉篇》衆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五師爲軍。《註》萬二千五百人。周制:天子六軍。諸侯大國三軍,次國二軍,小國一軍。又軍禮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。《註》謂威其不協僭差者。又師所駐曰軍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軍於瑕以待之。《戰國策》軍于邯鄲之郊。《註》屯也。又姓。冠軍侯之後,因氏。又《說文》軍,圜圉也。一曰軍,兵車也。

【阙】《廣韻》袪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月切,音。《說文》門觀也。《徐曰》中央闕而爲道,故謂之闕。《玉篇》象魏闕也。《廣韻》闕在門兩旁,中央闕然爲道也。《正韻》宮門雙闕也。《韻會》爲二臺于門外,作樓觀於上,上員下方,以其縣法謂之象魏。象,治象也。魏者,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,使民觀之,因爲之觀,兩觀雙植,中不爲門。又宮門、寢門、冢門皆曰闕。《古今注》闕,觀也。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,所以標表宮門也。其上可居,登之則可遠觀,故謂之觀。人臣將至此,則思其所闕,故謂之闕。《爾雅·釋宮》觀謂之闕。《詩·鄭風》挑兮達兮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