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子东山起征思,中郎骑省悲秋气

行子东山起征思,中郎骑省悲秋气

诗句读音
中郎骑省悲秋气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1|4láng|làngqíshěng|xǐngbēiqiū qì
行子东山起征思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háng zǐdōng shānqǐzhēng sī

行子东山起征思,中郎骑省悲秋气释义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

【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羈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音奇。《說文》跨馬也。《名》騎,支也,兩脚支別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奇寄切,音芰。義同。又《增韻》馬軍曰騎。《禮·曲禮》前有車騎。《疏》古人不騎馬,故經典無言騎。今言騎,是周末時禮。《能攺齋漫錄》左傳昭二十五年,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。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,此騎馬之漸也。《正字通》古者服牛乗馬,馬以駕車,不言單騎。至六國時,始有單騎,蘇秦所謂車千乗,騎萬匹是也。又票騎,官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。《註》位三司,品秩同大將軍。又旄頭騎

【省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息幷切,騂上聲。《說文》視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察也。《易·觀卦》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《論語》吾日三省吾身。又《廣韻》審也。《正字通》明也。《列子·楊朱篇》實僞之辨,如此其省也。又孟孫陽曰:一毛微於肌膚,肌膚微於一節,省矣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善也。《詩·大雅》帝省其山。《箋》省,善也。《禮·大傳》省于其君。《註》善于其君,謂免于大難也。又《小爾雅》過也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飾省宣義。《註》飾,文飾也。省,過也。又《博雅》省省,不安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。又《

【悲】《唐韻》府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眉切,音。《說文》痛也。从心非聲。有聲無淚曰悲。《詩·豳風》女心傷悲。《毛傳》春女悲,秋士悲。感其物化也。《鄭箋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,秋士感隂氣而思女,是其物化,所以悲也。一曰心非爲悲。心之所以非則悲矣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憂悲多恚,病乃成積。又叶補皆切,擺平聲。《楚辭·九辯》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悵而自悲。四時遞來而卒歲兮,隂陽不可與儷偕。zdic.net汉典

【秋气】清、肃杀之气。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春气至,则草木产,秋气至,则草木落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秋气憯以凄泪兮,桂枝落而销亡。”唐杜甫《曲江》诗之一:“曲江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明刘基《秋日即事》诗之七:“秋气萧条宋玉悲,西风唯有雁相宜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父亲的病》:“其时是秋天,而梧桐先知秋气。”

【行子】出行的人。南朝宋鲍照《代东门行》:“野风吹草木,行子心肠断。”宋晏几道《浪淘沙》词:“行子惜流年,鶗鴂枝边,吴堤春水艤兰船。”清周永铨《义卒行》:“别我先人墓,办我行子装。”1.东西;家伙。对人或物的蔑称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李氏摇了一摇,掣出一根(签)来,一看,笑道:‘好极!你们瞧瞧这行子,竟有些意思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谁想到了次日早上,等到日出,也不见赶露儿来,华忠抱怨道:‘这些小行子们再靠不住!这又不知在那里玩儿住了!’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你瞅,他们拦着门口,就把这些行子塞在我手里

【东山】1.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”朱熹集传:“东山,所征之地也。”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。宋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卷上:“玉汝有爱妾刘氏,将行,剧饮通夕……刘贡父,玉汝姻党,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:‘嫖姚不復顾家为,谁谓东山久不归。’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四:“此去东山又北山,镜中强半尚红颜。”2.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。”赵岐注:“东山,盖鲁城东之高山。”后因以代指鲁地。宋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诗》:“嫠家父祖生齐鲁,位下名高人比数……欲将血泪寄山河,去洒东山一抔土。”3.据《晋书

【征思】旅人的思念。唐王勃《寒夜思友》诗之二:“云间征思断,月下归愁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