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年罢东武,曾过北海县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昔年罢东武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xī niánbà|ba|pídōng wǔ |
曾过北海县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: zēng|céngguò|guo|guōběi|bèihǎi xiàn |
昔年罢东武,曾过北海县释义
【昔年】前。唐孟浩然《与黄侍御北津泛舟》诗:“岂伊今日幸,曾是昔年游。”宋贺铸《减字浣溪沙》词之一:“记得西楼凝醉眼,昔年风物似如今。只无人与共登临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诗人佳句》:“鶯花不管兴亡事,妆点春光似昔年。”
【东武】的省称。《文选·嵇康<琴赋>》:“若次其曲引所宜,则《广陵》、《止息》、《东武》、《太山》……更唱迭奏,声若自然。”李善注:“魏武帝乐府有《东武吟》,曹植有《太山梁甫吟》。左思《齐都赋》注曰:‘《东武》、《太山》皆齐之土风謡歌,謳吟之曲名也。’”参见“东武吟行”。
【曾】《唐韻》昨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稜切,音層。《說文》詞之舒也。从八从曰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曾从。,古文窻字。下从曰,上从八,象氣之分散也。經典相承,隷省作曾。《詩·大雅》曾莫惠我師。《論語》曾是以爲孝乎。《孟子》爾何曾比予於是。又《廣韻》經也。《增韻》嘗也。《韻會》乃也,則也。又與層通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登閬風之曾城兮。《文選》作層城。又《廣韻》作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騰切,音增。《書·武成》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《爾雅·釋親》王父之考爲曾祖,孫之子爲曾孫。《註》曾,猶重也。又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【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博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墨切《正韻》必勒切,綳入聲。《說文》乖也。从二人相背。《徐曰》乖者,相背違也。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士無反北之心。《玉篇》方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北方水,太隂之精,主冬,曰壬癸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太隂者北方。北,伏也。陽氣伏于下,于時爲冬。又《廣韻》奔也。《史記·管仲傳》吾三戰三北。又《集韻》補妹切《韻會》蒲妹切,音背。《集韻》違也。《正韻》分異也。《書·舜典》分北三苗。《註》分其頑梗,使背離也。
【海县】犹神州。指中国。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隋宴群臣登歌》:“皇明御歷,仁深海县。”唐李白《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》:“申管晏之谈,谋帝王之术,奋其知能,愿为辅弼,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海西公太和四年》:“﹝梁琛﹞曰:‘今海县分裂,天光分曜,安得以乘舆,行在为言哉!’”胡三省注引驺衍曰:“中国有赤县神州,赤县神州内有九州,禹所叙九州是也;其外有裨海环之。海县之説,盖本诸此。”宋陆游《谢明堂赦表》:“德协穹祇,春回海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