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年同舍青衿子,夹道欢迎鬓已皤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昔年同舍青衿子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xī niántóng|tòngshě|shèqīng jīn zǐ |
夹道欢迎鬓已皤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八戈 拼音: jiā dàohuān yíngbìnyǐpó |
昔年同舍青衿子,夹道欢迎鬓已皤释义
【昔年】前。唐孟浩然《与黄侍御北津泛舟》诗:“岂伊今日幸,曾是昔年游。”宋贺铸《减字浣溪沙》词之一:“记得西楼凝醉眼,昔年风物似如今。只无人与共登临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诗人佳句》:“鶯花不管兴亡事,妆点春光似昔年。”
【同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徒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東切,音桐。《說文》合會也。《玉篇》共也。《廣韻》①也。《易·同人》天與火同人,君子以類族辨物。《書·益稷》敷同日奏罔功。又《廣韻》齊也。《書·舜典》同律度量衡。《詩·小雅》我馬旣同。又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獸之所同。《傳》同猶聚也。又和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大同。《註》猶和也,平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六律六同。《註》六律合陽聲者,六同合隂聲者。又《典同》掌六律,六同之和。《註》律以竹,同以銅。言助陽宣氣,與之同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詩·
【舍】《廣韻》始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夜切,音赦。《說文》市居曰舍。《釋名》舍,於中舍息也。《禮·曲禮》將適舍,求毋固。《註》謂行而就人館。《疏》適,猶往也。舍,主人家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宮正》以時此宮中之官府,次舍之衆寡。《註》次謂吏直宿,若今部署諸廬者。舍,其所居寺。《前漢·高祖紀》高祖適從旁舍來。又《王莽傳》里區謁舍。《註》不宿客之舍爲里區,宿客者曰謁舍。又息也。《詩·小雅》爾之安行,亦不遑舍。《箋》女可安行乎,則何不暇舍息乎。《前漢·高祖紀》遂西入咸陽,欲止宮休舍。《註》師古曰:舍,息也,於殿中休
【青衿子】指学子;青年书生。唐陈子昂《登泽州北楼宴》诗:“勿使青衿子,嗟尔白头翁。”唐杜甫《元日示宗武》诗:“训諭青衿子,名惭白首郎。”明袁宏道《哭刘尚书晋川》诗:“当时稚齿青衿子,平揖方伯古诸侯。”
【夹道】在道路两旁。《周礼·秋官·乡士》:“帅其属,夹道而蹕三公。”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,夹道而伏,期曰‘暮见火举而俱发’。”宋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五:“东坡至儋耳,见野花夹道,如芍药而小,鲜红可爱。”陈毅《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》诗:“至今犹忆入城日,夹道献花万巷空。”2.指两壁间的狭窄小道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西南上又有一个角门,通着夹道子,出了夹道,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。”胡也频《光明在我们的前面》一:“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,在那里走着,带点心急的神气,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。”汉
【欢迎】接。晋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僮僕欢迎,稚子候门。”元耶律楚材《再过晋阳独五台开化二老不远迎》诗:“道士欢迎捧林果,儒冠远迓挈壶浆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民间闻其军过,知其能爱百姓,无不安堵欢迎。”茅盾《追求》三:“呀,呀,欢迎之至,我忘记请你了。”2.乐于接受;高兴地盼望。毛泽东《<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>的序言一》:“广大的贫农和下中农欢迎合作社。”如:欢迎投稿;欢迎批评。懽迎:高兴地迎接。金国偁《玉虚观记》:“师之乡里道俗闻其来也,千百相率前十餘舍遮道懽迎,不令他适。”清缪艮《泛湖偶记》卷二:“有人
【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刃切,音儐。《說文》頰髮也。《釋名》鬢,峻也。所居高峻也。《又》其上連髮曰鬢。鬢,濱也。濱,崖也。爲面頰之崖岸也。《晉語》美鬢長大則賢。《註》鬢,髮類也。
【已】《廣韻》羊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音以。《玉篇》止也,畢也,訖也。《廣韻》成也。《集韻》卒事之辭。《易·損卦》已事遄往。又《玉篇》退也。《廣韻》去也,棄也。《書·堯典》試可乃已。《論語》三已之。又太也。《廣韻》已,甚也。《孟子》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《註》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又《廣韻》過事語辭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已然諾。《註》索隱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又《類篇》語已也。《增韻》語終辭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亦無及已。又踰時曰已而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已而有娠。又與以通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
【皤】《唐韻》薄波切《集韻》蒲波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禾切,音婆。《說文》老人白也。《博雅》白也。《玉篇》素也。《易·賁卦》賁如皤如。《疏》皤是素白之色。又大腹也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城者謳曰:皤其腹。《疏》皤是腹之狀。又腹下白處。《韓愈·月蝕詩》弊蛙拘送主官府,帝箸下腹嘗其皤。又豐多貌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行庖皤皤。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蘩,皤蒿。《疏》凡艾白色爲皤蒿。又與番通。《班固·辟雍詩》皤皤國老。《註》鬢白貌。《書·秦誓》《史記·秦本紀》俱作番番。又《廣韻》博禾切《集韻》逋禾切,音波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蒲官切,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