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苦十数年,昼夜形神疲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昼夜形神疲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zhòu yèxíngshén pí |
辛苦十数年 | 平仄: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:下平一先 拼音: xīn kǔshíshù|shǔ|shuònián |
辛苦十数年,昼夜形神疲释义
【昼夜】和黑夜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!”唐元稹《人道短》诗:“天道昼夜迴转不曾住,春秋冬夏忙。”老舍《二马》第四段九:“伊牧师脸上瘦了一点,因为昼夜的念中国书,把字典已掀破了两本,还是念不明白。”2.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、消长的力量,或阴阳两个方面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刚柔者,昼夜之象也。”高亨注:“此云昼夜者,盖以昼夜代表阴阳也。”《易·繫辞上》:“通乎昼夜之道而知。”高亨注:“焦循曰:‘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。’知读为智。此言《易经》贯通阴阳对立转化之规律而有智慧,能预知吉凶。”
【神疲】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养气》:“率志委和,则理融而情畅;钻礪过分,则神疲而气衰。”宋苏轼《秀州僧本莹静照堂》诗:“贫贱苦形劳,富贵嗟神疲。”清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:“力微任重久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丙部:“棕色者目光黯然,面色昧然,神疲气薾,性懒心愚,耗矣微哉。”
【辛苦】辛味与苦味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五行之义》:“金木水火虽各职,不因土,方不立,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。”宋苏轼《东坡羹颂》:“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,皆揉洗数过,去辛苦汁。”清金农《曲江之上杂书》诗之三:“辛苦服三苓,《本草》出袖内。”2.穷苦;困厄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,夫妇辛苦垫隘,无所厎告。”《宋书·徐湛之传》:“永兴公主一门嫡长,早罹辛苦。”唐李白《寒女吟》:“昔君布衣时,与妾同辛苦。”清刘大櫆《窦祠记》:“百姓辛苦流亡,无所控诉。”3.辛勤劳苦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年》
【十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是執切《集韻》寔入切《正韻》寔執切,音拾。《說文》十,數之具也。一爲東西,丨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具矣。易,數生于一,成于十。《易·繫辭》天九地十。《前漢·韓安國傳》利不十者,不易業。又通作什。《孟子》或相什百。《前漢·谷永傳》天所不饗,什倍於前。《枚乗傳》此其與秦地相什,而功相百。又《韻會》令官文書借作拾。又《陸游老學菴筆記》轉平聲,可讀爲諶。白樂天詩:綠浪東西南北路,紅欄三百九十橋。宋文安公宮詞:三十六所春宮館,一一香風送管絃。鼂以道詩:煩君一日殷勤意,示我十年感遇詩。
【数】《廣韻》所矩切《集韻》爽主切,音籔。《說文》計也。《易·說卦》數往者順。《詩·小雅》心焉數之。《禮·曲禮》問國君之富,數地以對。又《博雅》責也。《左傳·昭二年》使吏數之。《註》責數其罪。又《集韻》阻切,音所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色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雙遇切,音捒。算數也。《羣經音辨》計之有多少曰數。《類篇》枚也。《易·節卦》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。《疏》數度,謂尊禮命之多少。又《繫辭》極數知來之謂占。《疏》蓍策之數。《書·大禹謨》天之曆數在汝躬。《疏》天之曆運之數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掌官常以治數。《註》
【年】漢典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