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篇孤峻绝阶梯,照眼光芒五色迷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照眼光芒五色迷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上平十二齊 拼音: zhào yǎnguāng mángwǔ sèmí |
新篇孤峻绝阶梯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xīn piāngūjùn juéjiē tī |
新篇孤峻绝阶梯,照眼光芒五色迷释义
【照眼】犹耀眼。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。唐杜甫《酬郭十五判官》诗:“才微岁老尚虚名,卧病江湖春復生。药裹关心诗总废,花枝照眼句还成。”宋赵师侠《谒金门·驼岗迓陆尉》词:“竹裡疎花梅吐,照眼一川鸥鷺。”清纳兰性德《金缕曲·亡妇忌日有感》词:“但有玉人常照眼,向名花美酒拚沉醉。”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二六:“等到他觉察的时候,他已经站到那翠绿照眼藤蔓密布的墙前了。”
【光芒】辐射的强烈光线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连光芒於白日,属炎气於景云。”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八:“眼有光芒,爚爚外射。”宋曾巩《荔枝》诗之四:“金釵双捧玉纤纤,星宿光芒动宝奩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下课之后,她常常一个人吹着、弹着,这时候看见她的人,都有些惊讶她那双忧郁的眼睛忽然流露出喜悦的光芒。”2.常用于比喻。如:十月革命的光芒照亮了各国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。典
【五色】1.青、赤、白、黑、黄五种颜色。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。《书·益稷》:“以五采彰施於五色,作服,汝明。”孙星衍疏:“五色,东方谓之青,南方谓之赤,西方谓之白,北方谓之黑,天谓之玄,地谓之黄,玄出於黑,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。”2.泛指各种颜色。《老子》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。”三国魏曹丕《芙蓉池》诗:“上天垂光采,五色一何鲜。”唐韩愈《谢自然诗》:“簷楹蹔明灭,五色光属联。”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一回:“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,耳朵可以辨五声。”3.神色。参见“五色无主”。4.中医指五
【迷】《唐韻》莫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緜披切《正韻》綿兮切,音麛。《說文》惑也。《易·坤卦》先迷後得。《書·舜典》烈風雷雨弗迷。《詩·小雅》俾民不迷。
【新篇】作品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张华新篇,亦充庭万。”唐白居易《诗解》诗:“新篇日日成,不是爱声名。”宋王安石《王中甫学士挽辞》:“种橘园林无旧业,采苹洲渚有新篇。”2.喻指历史上的新阶段。郭小川《忆延安》诗:“‘七大’后,上前线,在杨家岭礼堂中,谱写了历史新篇。”
【孤】《唐韻》古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攻乎切,音姑。《說文》無父也。《釋名》孤,顧也,顧望無所瞻見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已孤不更名。又窮民之一曰孤。《禮·月令》養幼少,存諸孤。又王侯謙稱。《禮·玉藻》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。《曲禮》諸侯與民言,自稱曰寡人。其在凶服,曰適子孤。又官名,三公之次也。《書·周官》立少師,少傅,少保,曰三孤,貳公弘化。《註》三孤,雖三公之副貳,非其官屬,故曰孤。又凡孑處亦曰孤。《禮·學記》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又《玉篇》特也。《書·禹貢》嶧陽孤桐。《註》特生之桐也。又《集韻》負也。
【峻绝】1.陡险,陡峭。晋郭璞《流寓赋》:“骇斯径之峻絶,感王阳而增惧。”按,王阳,汉时人,尝行经邛郲九折坂,叹曰:“奉先人遗体,奈何数乘此险!”事见《汉书·王尊传》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江南岸有山孤秀,从江中仰望,壁立峻絶。”宋苏辙《臣事策下》之一:“彼能通其君臣之欢,坦然其无高下峻絶不可扳援之势。”2.指陡险处。清刘大櫆《游黄山记》:“下峻絶,顾瞻来时所歷之峰,皆伏处其下不可见。”3.严厉。明李贽《绝交书》:“然此书实峻絶可畏,千载之下,犹可想见其人。”清方文《四令君诗·梁宣城平叔》:“爱之如慈母
【阶梯】1.台阶,梯子。亦指循台阶、梯子而上。南朝梁何逊《七召》:“百丈杳冥以飞跨,九层鬱律以阶梯。”唐元稹《梦上天》诗:“天悠地远身跨风,下无阶梯上无力。”2.比喻向上或前进的凭借、途径。唐韩愈《南内朝贺归呈同官》诗:“法吏多少年,磨淬出角圭,将举汝愆尤,以为己阶梯。”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大丈夫不能掇巍科,登上第,致身青云,亦当如班超、傅介子,立功异域,以博富贵。若但借门第为阶梯,所就岂能远大乎?”王闿运《论文体》:“古之名篇,乃自相袭,由近而远,正有阶梯;譬之临书,当须池水尽墨;至其浑化,在自运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