忻然便欲和,洗砚坐中堂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忻然便欲和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八戈 拼音: xīn ránbiàn|piányùhé|hè|huó|huò|hú |
洗砚坐中堂 | 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xǐ|xiǎnyànzuòzhōng táng |
忻然便欲和,洗砚坐中堂释义
【忻然】喜悦貌;愉快貌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姜原出野,见巨人跡,心忻然説,欲践之,践之而身动如孕者。”三国魏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夫会宾盈堂,酒酣奏琴,或忻然而欢,或惨尔而泣。”宋司马光《送李公明序》:“光忻然服其言,益知贤者所存,固非庸人所能及也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武技》:“僧又笑曰:‘可矣。子既尽吾能,请一角低昂。’李忻然,即各交臂作势。”
【便】《廣韻》婢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毗面切,音卞。順也,利也,宜也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汝所謂便者,不便之便也。所謂仁義者,大便之便也。《前漢·趙充國傳》留屯田十二便。又習也。《禮·表記》唯欲行之浮于名也。故自謂便人。《註》亦言其謙也。辟仁聖之名,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。又安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便殿火。《註》凡言便殿,便宮,便坐者,所以就便安也。又卽也,輒也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若乃夫沒人,則未嘗見舟。而便操之也。又溲也。《前漢·張安世傳》郞有醉便殿上者,安世曰:何知非反水漿耶。又《集韻》毗連切《正韻》蒲眠切,音
【欲】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《正韻》余玉切,音浴。《說文》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《徐曰》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《禮·曲禮》欲不可從。《疏》心所貪愛爲欲。又《禮運》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禮·樂記》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又《增韻》愛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爲善。《禮·曲禮》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又期願之辭。《論語》我欲仁。《大學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
【洗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典切,音銑。《說文》洒足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使兩女子洗足。又潔也。《書·酒誥》自洗腆致用酒。又姑洗,律名。《周語》姑洗所以修百物,考神納賔。《白虎通·五行論》洗者,鮮也。又姑洗,鐘名。見《左傳·定四年》。又洗馬,官名。又姓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先禮切《正韻》想禮切,音姺。與洒同。滌也。《易·繫辭》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又承水器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設洗于東榮。又石名。《山海經》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,其下多洗石。又洗手,花名。《楓窻小牘》雞冠花,汴人謂之洗手花。漢典考證
【砚】《唐韻》吾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倪甸切,音。《釋名》硯,硏也,硏墨使和濡也。《說文》石滑也。《長箋》滑訓利,利猶厲也,與硏摩同義。《文房四譜》黃帝得玉一紐,治爲墨篆,曰帝鴻氏之硯。《周武王·硯銘》石墨相著而黑,邪心讒言無得汙白。又姓。《元文類》國子監司業硯彌堅。又《字彙補》古典切,音蹇。濡石也。 《正字通》說文硏硯音義俱分,今俗合爲一。ZDIC.NET汉典
【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徂臥切,音座。行之對也。《禮·曲禮》坐如尸。《又》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又便坐,別坐之處。《前漢·文翁傳》在便坐受事。又《後漢·宣秉傳》秉修高節,光武特拜御史中丞,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,京師謂之三獨坐。又猶守也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于山中。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,大敗之。又古者謂跪爲坐。《禮·曲禮》先生琴瑟書策在前,坐而遷之。《註》坐,跪也。又《律》有罪坐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除收帑相坐律令。又罪人對理曰坐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
【中堂】1.正中的厅堂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。”郑玄注:“中堂,南北之中也。”《古今小说·张舜美中宵得丽女》:“庵主出迎,拉至中堂供茶。”冰心《往事》二:“今夜没有电光,中堂燃着两支蜡烛。”2.指厅堂之中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促中堂之陿坐,羽觴行而无筭。”薛综注:“中堂,中央也。”3.正室。《旧唐书·马璘传》:“璘之第,经始中堂,费钱二十万贯,他室降等无几。”4.庭院。三国魏曹丕《感物赋》:“掘中堂而为圃,植诸蔗于前庭。”明何景明《寄孙世其》诗:“繫马中堂树,听鶯上苑花。”5.犹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