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陵著书消渴长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茂陵著书消渴长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mào língshūxiāo kěcháng|zhǎng |
新亭举目风景切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韵脚:去十二霽 拼音: xīn tíngjǔ mùfēng jǐng1|4 |
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陵著书消渴长释义
【茂陵】1.古县名。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。汉初为茂乡,属槐里县。武帝筑茂陵,置为县,属右扶风。见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。2.陵墓名。(1)汉武帝刘彻的陵墓。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﹝后元二年﹞二月丁卯,帝崩于五柞宫,入殯于未央宫前殿。三月甲申,葬茂陵。”颜师古注引臣瓒曰:“自崩至葬凡十八日。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。”(2)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。见《明史·宪宗纪》。3.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,后因用以指代相如。北周庾信《奉和永丰殿下言志》之七:“
【消渴】名。口渴,善饥,尿多,消瘦。包括糖尿病、尿崩症等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口吃而善著书,常有消渴疾。”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,癲眩屡动,消渴频增。”清沉初《西清笔记·纪文献》:“李素善公,谓其轻信庸医,致大病。自后消渴作,逾年竟不起。”
【长】〔古文〕镸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直良切《正韻》仲良切,音場。《增韻》短之對也。《孟子》今交九尺四寸以長。《前漢·田橫傳》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又久也。《詩·商頌》濬哲維商,長發其祥。《箋》長,猶久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又遠也。《詩·魯頌》順彼長道,屈此羣醜。《箋》長,遠也。《古詩》道路阻且長。又常也。《陶潛·歸去來辭》門雖設而長關。《李商隱詩》風雲長爲護儲胥。又大也。《世說新語補》願乗長風,破萬里浪。又善也。《晉書·樂廣傳》論人必先稱其所長。《唐書·韓琬傳》文藝優長。又《博
【新亭】。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。三国吴建,名临沧观。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,名新亭。东晋时为京师名士周顗、王导辈游宴之所,此亭遂大知名。参见“新亭泪”。典
【举目】望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周顗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’”唐杜甫《十二月一日》诗之二:“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陵著书消渴长。”明高明《琵琶记·勉食姑嫜》:“栖惶处,见慟哭饥人满道,叹举目将谁倚赖。”清顾炎武《蓟门送子德归关中》诗:“奇材剑客今岂絶,奈此举目都茫茫。”典
【风景】1.风光景色。南朝宋鲍照《绍古辞》之七:“怨咽对风景,闷瞀守闺闥。”唐张籍《送李司空赴镇襄阳》诗:“襄阳由来风景好,重与江山作主人。”清李渔《比目鱼·肥遯》:“一路行来,山青水緑,鸟语花香,真箇好风景也。”老舍《贫血集·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专凭风景来说,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桃源。”2.景况,情景。宋蒋捷《女冠子》词:“吴笺银粉砑,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吾观孼龙之子,本是害人之物,得我救命,教我等‘七日七夜不动鐘鼓’。今止三日,风景异常,想必是他把言语哄我。”清顾炎武《与
【切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千結切,音竊。《說文》刌也。从刀,七聲。《廣韻》割也,刻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骨謂之切。《註》治骨器。《禮·內則》聶而切之爲膾。又迫也,急也。《禮·禮器疏》祭祀之事,必以積漸敬愼,不敢偪切也。又愨實也。《後漢·馮衍傳》明君不惡切愨之言。又《揚雄·長楊賦》請略舉凡,而客自覽其切。《註》師古曰:切,要也。又《史記·扁鵲傳》不待切脈。《註》切,按也。又《韻會》譏切也,剴切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切。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,亦作翻,以子呼母,以母呼子也。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。又《前漢·外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