欣闻结驷盛,下贲穷巷原

欣闻结驷盛,下贲穷巷原

诗句读音
下贲穷巷原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二十二元
拼音: xià bēnqióng xiàngyuán
欣闻结驷盛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下平十四清
拼音: xīnwénjié sìshèng|chéng

欣闻结驷盛,下贲穷巷原释义

【下贲】。下降,降临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賁然来思。”贲然,盛饰光采之貌。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蜜章密章》:“王崇述神道碑云:没代流庆,密章下賁。”典

【穷巷】简陋的小巷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吏行其部,至里门,正与开门内吏,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。”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家乃负郭穷巷,以獘席为门。”唐王维《渭川田家》诗:“斜阳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”清方苞《书<烈妇东鄂氏事略>后》:“穷巷篳门,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,更不知其几矣。”2.犹穷乡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穷巷多怪,曲学多辩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﹝陈涉﹞起穷巷,奋棘矜,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,此其故何也?”

【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愚袁切,音元。《說文》高平曰原,人所登。《爾雅·釋地》大野曰平,廣平曰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。《禮·月令》孟夏,令野虞出行田原,爲天子勞農。又《前漢·食貨志》農漁商賈四者,衣食之原。《董仲舒傳》道之大,原出於天。《司馬相如傳》爾陿游原。《註》孟康曰:原,本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原,再也。《疏》重再也。《易·比卦》原筮元永貞。《朱傳》必再筮,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命膳宰曰:末有原。《註》末,勿也。謂所食之餘,不可再進也。《前漢·禮樂

【欣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斤切,音訢。《說文》笑喜也。《禮·月令》慶賜遂行,無不欣說。《周語》事神保民,莫不欣喜。又欣欣,亦喜貌。《楚辭·九歌》君欣欣兮樂康。《陶潛·歸去來辭》木欣欣以向榮。亦作訢。《前漢·賈山傳》天下訢訢,將興堯舜之道。又作忻。《史記·管晏傳贊》爲之執鞭,所忻慕焉。又獸有力之名。《爾雅·釋獸》兔絕有力,欣。牛絕有力,欣犌。又州名。《廣韻》本漢陽曲縣地,隋置欣州,因欣口爲名。又姓。見《奇姓通》。又叶虛言切,音軒。《陸雲·贈顧尚書詩》華英已曜,餘光難延。會淺別速,哀以紹欣。 《集韻》

【闻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無分切,音文。《說文》知聞也。《書·堯典》帝曰:兪,予聞如何。《禮·少儀》聞始見君子者。《疏》謂作記之人,不敢自專制其儀,而傳聞舊說,故云。又《禮·玉藻》凡於尊者,有獻而弗敢以聞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宋咸平進士聞見。明尚書聞淵。又聞人,複姓。《後漢·靈帝紀》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。《註》姓聞人,名襲,風俗通曰:少正卯,魯之聞人,其後氏焉。又獸名。《山海經》杳山有獸焉,其狀如彘,黃身白頭白尾,名曰聞,見則天下大風。又《廣韻》亡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

【结驷】一车并驾四马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青驪结駟兮齐千乘,悬火延起兮玄颜烝。”王逸注:“结,连也。四马为駟。”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旗不脱扃,结駟方蘄。”薛综注:“结驾駟马,方行而入也。”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上》:“过桥亭雕簷峻宇,出没云霞,上可结駟,下可方舟。”2.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。晋陶潜《扇上画赞》:“至矣於陵,养气浩然,蔑彼结駟,甘此灌园。”宋刘克庄《凤凰阁》词:“对牀句,子真佳作。安用羡伊结駟,难儂罗雀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叶生》:“子自塾中归,见结駟於门,审所自来,骇奔告母。”典

【盛】《唐韻》氏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征切,音成。《說文》黍稷在器中,以祀者也。《書·泰誓》犧牲粢盛。《傳》黍稷曰粢,在器曰盛。《周禮·天官》甸師掌帥其屬,耕耨王藉,以共齍盛。《註》謂黍稷稻粱之屬,可盛簠簋者。又器名。《左傳·哀十三年》旨酒一盛。《註》一器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食粥於盛不盥。《註》謂今時杯杅也。又《廣韻》受也。《詩·召南》于以盛之,維筐及筥。《古今注》城者,盛也,所以盛受民物也。又成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白盛。《註》盛之言成也。以蜃灰堊牆,所以飾成宮室。又盛服,嚴飾也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宣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