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襟忠愤切,官职去留轻
胸襟忠愤切,官职去留轻释义
【官职】1.官吏的职责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灋治官府……二曰官职,以辨邦治。”孙诒让正义:“官职,谓六官之职者。职者主领之言,即叙官注云:各有所职,而百事举也。凡三百六十职,通谓之官职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臣有臣之威仪,其下畏而爱之,故能守其官职,保族宜家。”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朕既不明,涉道日寡;又选举乖实,俗吏伤人,官职秏乱,刑罚不中,可不忧与?”2.官吏的职位。《管子·制分》:“道术知能,不为爱官职。”尹知章注:“有道术知能,则以官职加之。”唐白居易《赠杨秘书巨源》诗:“不用更教诗过好,折
【去留】1.离去或留下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和熹邓皇后》:“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……咨其去留。”唐杜甫《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判官》诗:“今归行在所,王事有去留。”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九章二:“高大成并不关心她们的去留。”2.指离去者或留下者。元刘忠之《太常引·送郭复斋》词:“春风满路,堤边杨柳,难繫去留情。”3.取舍。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考殿最於錙銖,定去留於毫芒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本朝进士…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。”清吴敏树《<归震川文别钞>序》:“盖余心之所私喜者,而非以是为去留也。”4.
【轻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去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盈切《正韻》丘京切,音卿。《說文》輕車也。《廣韻》重之對也。又去聲。《廣韻》虛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正切《正韻》丘正切,音慶。《集韻》疾也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絞小而輕,輕則寡謀。又《僖三十三年》秦師輕而無禮。
【胸襟】亦作“胸衿”。1.犹胸境。指心情、志趣、抱负等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晋刘伶《北芒客舍》诗:“长笛响中夕,闻此消胸衿。”南朝宋谢灵运《入道至人赋》:“超埃尘以贞观,何落落此胸襟。”唐李白《赠崔侍御》诗:“洛阳因剧孟,託宿话胸襟。”唐顾况《酬房杭州》诗:“故人牧餘杭,留我披胸衿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此人名为闲士,腹内必有胸襟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四章:“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,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,给了她很深的印象。”2.犹胸怀。指心里头。《南齐书·竟陵王子良等传论》:“情伪之事,不经耳目,
【忠】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中。《說文》敬也。《玉篇》直也。《增韻》內盡其心,而不欺也。《周禮·大司徒》一曰六德,知,仁,聖,義,忠,和。《疏》中心曰忠。中下从心,謂言出于心,皆有忠實也。又《六書精蘊》竭誠也。《書·伊訓》爲下克忠。《傳》事上竭誠也。又不貳也。《詩·邶風·北風箋》詩人事君無二志,勤身以事君,忠也。又《廣韻》無私也。《左傳·成九年》無私,忠也。《後漢·任延傳》延曰:私臣不忠,忠臣不私。又厚也。《周語》忠非親禮。《註》厚也。又《諡法》危身奉上,險不辭難曰忠。又州名。古巴東郡
【愤切】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眷言桑梓,公私愤切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每言及时事,往往愤切兴叹。”陆嵩《金陵》诗:“往事何人更愤切,不堪呜咽独江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