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镇庐霍秀,高秋江汉清

雄镇庐霍秀,高秋江汉清

诗句读音
雄镇庐霍秀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
韵脚:去四十九宥
拼音: xióng zhènlú huòxiù
高秋江汉清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下平十四清
拼音: gāo qiūjiāng hànqīng

雄镇庐霍秀,高秋江汉清释义

【雄镇】1.犹重镇。唐独孤及《江州刺史厅壁记》:“世称雄镇,且曰天府。”《明史·忠义传六·王家录》:“榆林为天下雄镇,兵最精,将材最多。”清薛福成《庸盦笔记·述异·左侯相之梦》:“所歷皆巖关险塞,雄镇名都。”2.强有力地镇守。宋苏轼《奏乞封太白山神状》:“伏见当府郿县太白山,雄镇一方,载在祀典。”清邹容《革命军·结论》:“尔之独立厅已雄镇於中央。”

【庐霍】庐山和霍山的并称。《文选·谢灵运<初发石首城>诗》:“游当罗浮行,息必庐霍期。”李善注:“庐霍,二山名也。”唐皇甫冉《送康判官往新安》诗:“猿声比庐霍,水色胜瀟湘。”清姚鼐《左仲郛<浮渡诗>序》:“出三峡,济乎洞庭,窥乎庐霍,循东海而归。”

【秀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息救切,音繡。榮也,茂也,美也,禾吐華也。《詩·大雅》實發實秀。○按《爾雅》云:禾謂之華,草謂之榮,不榮而實者謂之秀,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漢儒據此釋《詩》,遂以秀爲不榮而實。李巡曰:分別異名以曉人,故以英、秀對文,其實黍、稷皆先榮後實。《詩·出車篇》云黍稷方華。《生民篇》云實發實秀,是黍、稷有華亦稱秀也。此說甚是。《論語》明言不秀不實,秀實自不容混。朱子釋《論語》秀曰吐華,釋《生民》秀曰始穟。足正漢儒之誤。又凡草皆得言秀。《詩·豳風》四月秀葽。《禮·月令》孟夏苦菜秀。又三秀,

【高秋】1.天高气爽的秋天。南朝梁沉约《休沐寄怀》诗:“临池清溽暑,开幌望高秋。”唐钱起《江行无题》诗之四一:“见底高秋水,开怀万里天。旅吟还有伴,沙柳数枝蝉。”明徐祯卿《送耿晦之守湖州》诗:“远下吴江向霅川,高秋风物倍澄鲜。”2.深秋。南朝梁何逊《赠族人秣陵兄弟》诗:“萧索高秋暮,砧杵鸣四隣。”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第宅》:“宅内有自雨亭子,簷上飞流四注,当夏处之,凛若高秋。”明邵璨《香囊记·闻讣》:“荒凉凉高秋时序,冷萧萧清霜天气。”

【江汉】1.长江和汉水。《书·禹贡》:“江汉朝宗於海。”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江汉,南国之纪。”朱熹集传:“江汉,二水名。”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江汉之间,不惊鸡犬;樊襄之下,更多冠盖。”清黄景仁《黄鹤楼用崔韵》:“欲把登临倚长笛,滔滔江汉不胜愁。”2.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。古荆楚之地,在今湖北省境内。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四十:“江汉之君,悲其坠屨,少原之妇,哭其亡簪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绍既新败,众惧人扰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远兵江汉,若绍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