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人宝龟谓神物,奉事稿骨尤兢兢

昔人宝龟谓神物,奉事稿骨尤兢兢

诗句读音
昔人宝龟谓神物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xī rénbǎo guīwèishén4
奉事稿骨尤兢兢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fèng shìgǎogǔ|gūyóujīng jīng

昔人宝龟谓神物,奉事稿骨尤兢兢释义

【昔人】前的人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人之受命者,龙龟假,河出图,雒出书。”宋秦观《和裴仲谟摘白须行》:“所以梵志云:昔人已非昔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昔人云:画鬼魅易,画狗马难。”

【宝龟】占卜吉凶的龟。《书·大诰》:“寧王遗我大宝龟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初,臧昭伯如晋,臧会窃其宝龟僂句。”宋苏轼《坤成节功德疏文》之四:“右伏以上帝储休,遗宝龟而降圣;羣方仰德,执瑞玉以来宾。”唐刘禹锡《答饶州元使君书》:“昌黎韩宣英,好实蹈中之士也……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,采寮之善否,盍尝问焉?足为羣疑之宝龟也。”2.引申指能决疑的人。

【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貴切,音胃。《說文》報也。《徐曰》謂之是報之也。《廣雅》說也。《廣韻》告也,言也。《增韻》與之言也。《易·乾卦》何謂也。《疏》假設問辭,故言何謂。《詩·召南》求我庶士,迨其謂之。《傳》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。《左傳·昭八年》子盍謂之。又《韻會》事有可稱曰有謂,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今我則有謂矣,而未知吾所謂之,其果有謂乎,其果無謂乎。《前漢·景帝紀》姦法與盜,盜甚無謂也。又《正韻》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,《論語》子謂子賤,子謂子產,是也。指事而言亦曰謂。《詩·召南》

【神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食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乗人切,音晨。《說文》天神,引出萬物者也。《徐曰》申卽引也,天主降氣,以感萬物,故言引出萬物。又《皇極經世》天之神棲乎日,人之神棲乎目。又神明。《書·大禹謨》乃聖乃神。《孔傳》聖無所不通,神妙無方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不測之謂神。《王弼云》神也者,變化之極,妙萬物而爲言,不可以形詰。《孟子》聖而不可知之謂神。又鬼神。陽魂爲神,隂魄爲鬼。氣之伸者爲神,屈者爲鬼。又諡法。《史記》民無能名曰神。又姓。漢騎都尉神矅。又升人切,音伸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神荼副焉。《註》海中神名。神,音

【物】《唐韻》文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文拂切,音勿。《說文》萬物也。牛爲大物。天地之數,起於牽牛,故从牛。勿聲。《玉篇》凡生天地之閒,皆謂物也。《易·乾卦》品物流形。又《无妄》先王以茂對時,育萬物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九貢,九曰物貢。《註》物貢,雜物,魚鹽橘柚。又《玉篇》事也。《易·家人》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恆。《疏》物,事也。《禮·哀公問》敢問何謂成身,孔子對曰:不過乎物。《註》物,猶事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鄕三物敎萬民,而賔興之。又《詩·小雅》比物四驪。《傳》物,毛物也。《又》三十維物,爾牲則具

【奉事】1.侍候;侍奉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薛公入魏而出齐女……齐女入魏而怨薛公,终以齐奉事王(秦昭王)矣。”唐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前奉贤尊命,不弃小国,许令次女瑶芳,奉事君子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我情愿做你侧室,奉事你与夫人,完我餘生。”谢觉哉《不惑集·爱父母》:“奉事老人不是封建……是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的美德。”2.信奉;供奉。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鉅鹿张角自称‘大贤良师’,奉事黄老道。”宋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·东迁道人》:“﹝道人﹞化缘募铸观音铜像,积久乃成,相好端严,晨夕奉事。”清夏燮《中西纪

【稿】《正字通》同稾。

【骨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古忽切《集韻》吉忽切,音汨。《說文》肉之覈也。《釋名》骨,滑也。骨堅而滑也。《靈樞經》腎主骨,張筋化髓榦,以立身。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》以酸養骨。《註》酸木味,木根立地中似骨。《疏》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精神者,天之分。骨骸者,地之分。屬天,淸而散。屬地,濁而聚。又牲骨。《禮·祭統》凡爲俎者,以骨爲主。《儀禮·鄕射禮註》以骨名肉,骨貴也。又姓。《隋書·骨儀傳》骨儀,京兆長安人。又《唐書·東夷傳》新羅,其族名第一骨,第二骨,以自別。又苦骨,苦參別名。又多骨,白荳別名。見《本草綱目

【尤】〔古文〕怣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羽求切《韻會》疑求切《正韻》于求切,音郵。《說文》尤,異也。从乙又聲。《徐曰》乙欲出而見閡,則顯其尤異者也。《司馬相如·封禪文》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。《註》尤,異也。一曰甚也,過也。又《廣韻》怨也。《詩·鄘風》許人尤之,衆稚且狂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。又最也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夫子物之尤也。《註》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。又蚩尤,黃帝臣。帝與戰於涿鹿,殺之。今畫其形於旗上,名蚩尤旗。又彗星亦名蚩尤旗。又姑尤,齊東界二水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聊攝以東,姑尤以西。又姓。

【兢兢】1.小心谨慎貌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毛传:“兢兢,戒也。”唐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夙夜兢兢,祗惕若厉。”明归有光《金君守斋墓志铭》:“世道沦斁,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。”任鸿隽《岁暮杂咏》:“谁能学懦夫,履薄徒兢兢。”2.恐惧貌。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毛传:“兢兢,恐也。”3.强壮貌。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尔羊来思,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。”毛传:“矜矜兢兢,以言坚彊也。”4.精勤貌。唐康骈《剧谈录·元相国谒李贺》:“唐人最拈弄小説……李文饶、刘宾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