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人惆怅处,系马又登临

昔人惆怅处,系马又登临

诗句读音
系马又登临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xì|jìmǎyòudēng lín
昔人惆怅处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xī rénchóu chàngchǔ|chù

昔人惆怅处,系马又登临释义

【系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計切,音繫。《說文》繫也。《博雅》相連繫也。《前漢·敘傳》系高頊之胄兮。《註》應劭曰:連也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系曰。《註》系,繫也。《文選註》言繫賦之前意也。又《張衡·東京賦》雖系以隤牆塡塹。《註》系,繼也。又《左思·魏都賦》本前修以作系。《註》系者,胤也。又《廣韻》緒也。《增韻》聯屬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楚有系益。○按《說文》系自爲部,今倂入。

【马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莫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母下切,麻上聲。《說文》怒也,武也。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。《玉篇》黃帝臣相乗馬。馬,武獸也,怒也。《正韻》乗畜。生於午,稟火氣。火不能生木,故馬有肝無膽。膽,木之精氣也。木臓不足,故食其肝者死。《易·說卦傳》乾爲馬。《疏》乾象天,天行健,故爲馬。《春秋·說題辭》地精爲馬。《春秋·考异記》地生月精爲馬。月數十二,故馬十二月而生。《周禮·夏官·馬質》掌質馬,馬量三物,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,皆有物賈。又《校人》掌王馬,辨六馬之屬。凡大祭祀,朝觐,會同,毛馬而頒之。

【又】《唐韻》于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尤救切《正韻》爰救切,音宥。《說文》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多,略不過三也。《韻會》偏旁作。又《廣韻》又,猶更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夷益切,音亦。復也。《詩·小雅》人之齊聖,飮酒溫克。彼昏不知,壹醉日富。各敬爾儀,天命不又。富音偪。

【登临】登山临水。也指游览。语本《楚辞·九辩》:“憭慄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将归。”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禪於姑衍,登临翰海。”唐孟浩然《与诸子登岘山》诗:“江山留胜跡,我辈復登临。”金元好问《东园晚眺》诗:“一诗不尽登临兴,落日东园独倚栏。”朱德《游南泥湾》诗:“登临万花岭,一览羣山小。”碧野《白云·绿树·金花》:“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,但却无缘登临。”

【昔人】前的人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人之受命者,龙龟假,河出图,雒出书。”宋秦观《和裴仲谟摘白须行》:“所以梵志云:昔人已非昔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昔人云:画鬼魅易,画狗马难。”

【惆怅】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、懊恼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廓落兮,羇旅而无友生;惆悵兮,而私自怜。”晋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悵而独悲。”唐韦瓘《周秦行纪》:“共道人间惆悵事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”宋苏轼《梦中绝句》:“落英满地君不见,惆悵春光又一年。”明陆采《怀香记·缄书愈疾》:“心惆悵,把佳期翻为灾瘴。”巴金《春》十五:“他惆怅地在觉民的窗下徘徊一阵,觉得没有趣味,一个人寂寞地走了。”2.惊叹。唐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:“至尊含笑催赐金,圉人太僕皆惆悵。”仇兆鳌注引申涵光曰:“‘圉人太僕皆惆悵’,讶

【处】《唐韻》昌與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敞呂切,音杵。《玉篇》居也。《詩·王風》莫或遑處。又止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後也處。 《廣韻》留也,息也,定也。又居室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于時處處。又歸也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又分別也。《晉書·杜預傳》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又制也。《晉書·食貨志》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,而不能禁也。又姓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《處子》九篇。《師古註》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《廣韻》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又州名。《一統志》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又《廣韻》讀去聲,昌據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