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人枉解痊秦痔,只得君王五乘车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昔人枉解痊秦痔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xī rén3jiě|jiè|xiè2qín zhì |
只得君王五乘车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zhǐ dejūn wángwǔchéng|shèngchē|jū |
昔人枉解痊秦痔,只得君王五乘车释义
【昔人】前的人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人之受命者,龙龟假,河出图,雒出书。”宋秦观《和裴仲谟摘白须行》:“所以梵志云:昔人已非昔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昔人云:画鬼魅易,画狗马难。”
【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迂往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嫗往切,汪上聲。《說文》衺曲也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木熙者舉梧檟,據句枉。又人之不直者,亦謂之枉。《論語》舉直錯諸枉。又屈也。《禮·月令》仲秋,命有司申嚴百,毋或枉橈。又冤也。《唐書·高仙芝傳》軍中皆呼枉。又枉駕。《戰國策》聶政曰:仲子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。又枉矢,有三義:一《周禮·夏官·司弓矢》枉矢利火射。註今之飛矛是也。或謂之兵矢。一《禮·投壺》主人謂曰:某有枉矢哨壺,請以樂賓。《註》謙言不直之矢也。一星名。《考異郵》枉矢,狀如流星,蛇行有尾。又《類
【解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佳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嶰切,皆上聲。《說文》判也。从刀判牛角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庖丁解牛。《左傳·宣四年》宰夫解黿。《前漢·湯傳》支解人民。《註》謂解其四支也。又《博雅》散也。《玉篇》緩也。《易·解卦註》解,難之散也。《正義》解有兩音,一古買反,謂解難之初。一諧買反,謂旣解之後。故序卦云:解者,緩也。險難解釋,物情舒緩,故爲解也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》今獨王,恐天下解也。《註》謂離散其心也。又《玉篇》釋也。《儀禮·大射禮·解綱註》解,猶釋也。《文心雕龍》百官詢事,則有關刺解諜。解者,釋也。解釋
【痊】《廣韻》此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逡緣切《正韻》且緣切,音詮。《玉篇》病瘳也。《集韻》病除也。《抱朴子用卷》是以灸刺慘痛而不可止者,以痊病也。
【秦痔】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秦王有病召医,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,舐痔者得车五乘,所治愈下,得车愈多。”后因称痔漏病为“秦痔”。宋杨亿《受韶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秦痔疎杯酒,颜瓢赖半储。”
【只得】犹仅有,只有。唐李商隐《武夷山》诗:“只得流霞酒一杯,空中簫鼓几时回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七回:“他当日来的时候,只得头上几茎黄毛,身上还是光光的。”茅盾《动摇》一:“那时,他只得三十四岁,正做着县里育婴堂董事的父亲还没死,金凤姐尚未买来,儿子只有三岁。”2.只好;只能;不得不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宋江统率三十六将,往朝东岳,赛取金炉心愿。朝廷不奈何,只得出榜招諭宋江等。”明李贽《复晋川翁书》:“倘其父终不肯变,亦只得随顺其间,相几而动。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》:“腹中生了蛔虫,弄
【君王】1.古称天子或诸侯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”郑玄笺:“室家,一家之内。宣王将生之子,或且为诸侯,或且为天子。”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君王亲发兮惮青兕。”王逸注:“言怀王是时亲自射兽,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。”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”清谭献《<箧中词>序》:“昇元、靖康,君王为之;将相大臣,范仲淹、辛弃疾为之。”2.诸王之尊称。南朝宋鲍照《还都口号》:“君王迟京国,游子思乡邦。”按,此指临川王刘义庆。南朝梁沉约《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》之五:“君王挺逸趣,羽斾临崇基。
【乘】ZDIC.NET汉典
【车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九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斤於切,音居。《廣韻》車,輅也。《古史考》黃帝作車,引重致遠。少昊時加牛,禹時奚仲爲車正,加馬。《書·舜典》車服以庸。《易·大有》大車以載。《論語疏》大車,牛車,平地載任之車也。小車,駟馬車、田車、兵車、乘車也。又山車,自然之車也。《禮·禮運》山出器車。《疏》謂其政太平,山車垂鉤,不揉治而自員曲也。又巾車,官名。《周禮·春官》巾車,掌公車之政令。《註》巾,猶衣也。巾車,車官之長,車皆有衣以爲飾,故名。又公車,署名。《後漢·光武紀》詔公卿、司隸、州牧,舉賢良方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