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声柏子将谁说,默倚禅床自点头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溪声柏子将谁说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xī shēngbǎi|bó|bòzǐ jiāng2shuō|shuì|yuè |
默倚禅床自点头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: mò3chán chuángzì diǎntóu |
溪声柏子将谁说,默倚禅床自点头释义
【溪声】的流水声。唐陈润《宿北乐馆》诗:“庭木萧萧落叶时,溪声雨声听不辨。”宋陆游《登紫翠楼》诗:“水落溪声壮,天寒山色奇。”清赵俞《溪声》诗:“却笑溪声忙底事,奔流偏欲到人间。”叶圣陶《记金华的两个岩洞》:“随着山势,溪流时而宽,时而窄,时而缓,时而急,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。”汉
【柏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博陌切,音百。《說文》椈也。《六書精蘊》柏,隂木也。木皆屬陽,而柏向隂指西,蓋木之有貞德者,故字从白。白,西方正色也。又《春秋緯》諸侯墓樹柏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柏者,鬼之廷也。又大也。與伯通。《釋名》柏車,大車也。又逼也。與廹同。《周禮·春官》其柏席用萑黼純。《鄭註》柏席,廹地之席。《史記·漢高紀》柏人者,廹于人也。《漢·武瓠子歌》魚弗鬰兮柏冬日。又國名。在河南西平縣。又山名。《書·禹貢》導淮自桐柏。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起柏梁臺。又姓。《姓譜》戰國柏直,漢柏英。又叶卜各切,音
【子将】唐武官名。隶属于大将之下,掌布列行阵、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、偏将。唐陈子昂《谢衣表》:“卒士被伤,子将多死。”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“﹝开元四年六月﹞癸酉,大武军子将郝灵佺杀突厥默啜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四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注:“子将,小将也。唐令制,每军大将一人,别奏八人……子将八人,资其分行阵,辩金鼓及部署。”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【说】〔《易·益卦》民説無彊。〕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。
【默】《唐韻》亡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密北切,音墨。《說文》犬暫逐人也。又《廣韻》黑也。又靜也,幽也,不語也。《易·繫辭》君子之道,或默或語。《書·說命》恭默思道。又姓。《姓譜》明有默思道。又或作嘿。《前漢·成帝紀》臨朝淵嘿。又或作墨。《前漢·竇嬰傳》墨墨不得志。又或作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吳王然。又叶莫卜切,音木。《楚辭·九章》眴兮杳杳,孔靜幽默。鬱結紆軫兮,離慜而長鞠。 通作繆脉脈。
【倚】《唐韻》於綺切《集韻》巨綺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隱綺切,音輢。因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又《左傳·昭五年》薳啓彊曰:設机而不倚,爵盈而不飮。又恃也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百姓罷極怨望,容容無所倚。又偏也,側也。《禮·問喪》居于倚廬。又倚瑟,合曲也。《前漢·張釋之傳》愼夫人倚瑟而歌。今塡詞家謂之倚聲。又姓。楚左史倚相之後。又《正韻》於戲切,音意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與奇同。《荀子·修身篇》倚魁之行。《註》引《揚子·方言》:秦晉之閒,凡物體不具謂之倚。又《莊子·天下篇》南方有倚人焉,曰黃繚。音義同畸。
【禅床】。唐贾岛《送天台僧》诗:“寒蔬修浄食,夜浪动禪牀。”宋张元干《喜迁莺令》词:“悬知洗盏径开尝,谁醉伴禪床。”明都穆《都公谭纂》卷上:“老僧者坐禪牀上,曰:‘汝三人能胜吾童子,亦高手也。’”《红楼梦》第八七回:“﹝妙玉﹞点上香拜了菩萨,命道婆自去歇着,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齐,屏息垂帘,跏趺坐下,断除妄想,趋向真如。”
【自点】自污;自辱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若僕大质已亏缺,虽材怀随和,行若由夷,终不可以为荣,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。”明张居正《示季子懋修书》:“今追忆当时所为,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。”
【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音投。《說文》首也。《禮·玉藻》頭容直。《釋名》頭,獨也,於體高而獨也。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。《春秋元命苞》十紀,其一曰九頭紀,卽人皇氏。人皇兄弟九人故也。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贄,冬用雉,夏用腒,左頭奉之。《註》頭,陽也。《疏》執禽者左首。雉以不可生服,故殺之。雖死猶尚左,以從陽也。又人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《註》豎,小吏,名頭須。又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百頭,貫衆也。一名鴟頭。《陶弘景曰》葉似大蕨,毛芒似老鴟頭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