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问海角天涯,黄蕉丹荔,自足供甘旨
| 诗句 | 读音 |
|---|---|
| 自足供甘旨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zìzúgōng|gònggānzhǐ |
| 黄蕉丹荔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拼音: huángjiāodān lì |
| 休问海角天涯 | 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xiū wènhǎi jiǎo tiān yá |
| 海角天涯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拼音: hǎi jiǎo tiān yá |
休问海角天涯,黄蕉丹荔,自足供甘旨释义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【足】〔古文〕疋《唐韻》卽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縱玉切,音哫。《說文》人之足也。在下,从止口。《註》徐鍇曰:口象股脛之形。《釋名》足,續也,言續脛也。《易·說卦》震爲足。《疏》足能動用,故爲足也。《禮·玉藻》足容重。《註》舉欲遲也。又《廣韻》滿也,止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矧予之德,言足聽聞。《詩·小雅》旣霑旣足。《禮·學記》學然後知不足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知足不辱。又不可曰不我足。《吳語》天若棄吳,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。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虃,百足。《註》音纖。又姓。《戰國策》足强。《註》韓人。又《廣韻》子句
【供】《廣韻》九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容切《正韻》居中切,音恭。《說文》設也。一曰供給。《書·無逸》文王不敢盤于游田,以庶邦惟正之供。《禮·檀弓》杜蕢曰:蕢,宰夫也。非刀匕是供。《左傳·僖四年》敢不供給。又姓。明供仲序,廣東人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用切,音貢。義同。《華嚴經》諸供養中,法供最重。又通作共。互詳八部共字註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僖元年》敢不供給。〕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僖元年》敢不供給。〕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。
【甘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沽三切,感平聲。《說文》美也。《徐曰》物之甘美者也。《韻會》五味之一。《正韻》甜也。《書·洪範》稼穡作甘。《傳》甘味生于百穀。《詩·衞風》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《禮·月令》中央土,其味甘。又言之悅耳。亦曰甘。《左傳·昭十一年》幣重而言甘。又《詩·衞風》願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《傳》甘,厭也。《疏》謂思之不已,乃厭足於心,用是生首疾也。凡人飮食口,甘遂至于厭足,故云:甘,厭也。又《左傳·莊九年》管召,讎也。請受而甘心焉。《註》甘心,言欲快意戮殺之。又《易·臨卦》六三甘
【旨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職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軫視切,音指。《說文》美也。《書·說命》王曰旨哉。《傳》旨,美也。《詩·邶風》我有旨蓄。《傳》旨,美也。又《正字通》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,下承上曰奉旨。又《玉篇》意也,志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其旨遠。《疏》旨意深遠。又《韻補》叶脂利切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蓋比物以錯辭,述淸都之閑麗。雖選言以章,徒九復而遺旨。
【黄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乎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光切,音皇。《說文》地之色也。《玉篇》中央色也。《易·坤卦》黃裳元吉。象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《文言》君子黃中通理。又《史記·天官書》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北至池陽,西至黃山。又黃河。《爾雅·釋水》河出崑崙虛,色白,所渠幷千七百,一川色黃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哀十四年》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。《註》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。又國名。《左傳·桓八年》楚子合諸侯于沈鹿,黃隨不會。《註》黃國,今弋陽縣。又州名。古邾國,漢西陵縣,隋黃州。又縣名。《
【蕉】《唐韻》卽消切《韻會》兹消切,音焦。《玉篇》芭蕉。《南方草木狀》甘蕉,一名芭蕉,或曰芭苴。莖解散如絲,可紡績,爲絺綌,名蕉葛。又通焦。《博雅》蕉,黑也。又《集韻》慈焦切,音樵。草芥也。《莊子·人閒世》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。又《字彙補》薪也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覆之以蕉。又《正韻》通顦。《左傳·成九年》雖有姬姜,無棄蕉萃。
【丹荔】1.荔枝。因色红,故称。唐戴叔伦《春日早朝应制》诗:“丹荔来金闕,朱樱贡玉盘。”宋陆游《南窗擘黄柑独酌有感》诗:“何限人间堪恨事,黄柑丹荔不同时。”2.略呈赤色的薜荔。宋陆游《焚香赋》:“暴丹荔之衣,庄芳兰之茁。”
【休问】1.佳讯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许靖传》:“既济南海,与领守儿孝德相见,知足下忠义奋发,整飭元戎,西迎大驾,巡省中岳。承此休问,且悲且憙。”2.好的声誉。唐柳宗元《送宁国范明府诗序》:“有范氏传真者,始来京师,近臣多言其美,宰相闻之,用以为是职,在门下,甚获休问。”
【海角天涯】远的地方。唐白居易《浔阳春·春生》诗:“春生何处闇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”宋陆游《蝶恋花·离小益作》词:“海角天涯行略尽,三十年间,无处无遗恨。”明方授《夜悲歌》之一:“心依依,歌蓼莪,海角天涯可奈何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﹝安老爷﹞要向海角天涯寻着那十三妹报她这番恩义。”陈毅《渡黄河作歌》:“人民法庭早安排,海角天涯难逃避。”亦作“海角天隅”。元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四折:“海角天隅,须有日再完聚。”
【海角天涯】远的地方。唐白居易《浔阳春·春生》诗:“春生何处闇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”宋陆游《蝶恋花·离小益作》词:“海角天涯行略尽,三十年间,无处无遗恨。”明方授《夜悲歌》之一:“心依依,歌蓼莪,海角天涯可奈何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﹝安老爷﹞要向海角天涯寻着那十三妹报她这番恩义。”陈毅《渡黄河作歌》:“人民法庭早安排,海角天涯难逃避。”亦作“海角天隅”。元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四折:“海角天隅,须有日再完聚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