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文中禁启,改字令名加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改字令名加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九麻 拼音: gǎizìlìng míngjiā |
修文中禁启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:上十一薺 拼音: xiū wénzhōng jìnqǐ |
修文中禁启,改字令名加释义
【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疾置切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自。《說文》乳也。又愛也。《書·康誥》父不能字厥子。乃疾厥子。《周禮·地官·鄭註》小國貢輕,字之也。《左傳·成四年》楚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。又文字。字者,孳也,六義相生無窮也。黃帝臣沮誦倉頡,體卦畫,摹鳥跡,引伸觸類,文字之形始立。《周禮·春官·外史》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。註古曰名,今曰字。疏滋益而多,故更稱曰字。又名字。《禮·曲禮》男子二十冠而字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冠而字之,敬其名也。君父之前稱名,他人則稱字也。《又》女子許嫁筓而字。《註》亦
【令名】1.美好的声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侨闻君子长国家者,非无贿之患,而无令名之难。”南朝宋鲍照《行京口至竹里》诗:“君子树令名,细人効命力;不见长河水,清浊俱不息。”宋司马光《与王介甫书》:“方正日踈,諂諛日亲,而望万事之得其宜,令名之施四远,难矣!”章炳麟《五无论》:“令名既损,民所不与,攻难剽暴之徒,与社会既不相入,则无穷之希望自此而终,此所以惮於猝发也。”2.美好的名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阿房宫未成;成,欲更择令名名之。作宫阿房,故天下谓之阿房宫。”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贵戚愿其宅吉而制为
【加】《唐韻》古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牙切,音家。《說文》語相增加也。从力口。《徐曰》會意。《爾雅·釋詁》重也。《註》重也。《玉篇》益也。《論語》又何加焉。又《廣韻》上也,陵也。《論語》吾亦欲無加諸人。《註》陵也。又《增韻》施也,著也。《禮·冠義》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居何切,音哥。《東方朔·七諫》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,馬蘭踸踔而日加。棄捐葯芷與杜衡兮,余奈世之不知芳何。又叶居之切,音姬。《三略》柔有所設,剛有所施。弱有所用,彊有所加。
【修文】采取措施加强文治,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,提倡礼乐教化等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有不享则修文。”韦昭注:“文,典法也。”唐杜甫《客堂》诗:“修文庙算正,献可天衢直。”明尹耕《秋兴》诗:“不应干羽修文日,岁岁三关有战场。”参见“修文偃武”。2.旧以“修文郎”称阴曹掌著作之官,故以“修文”指文人之死。唐杜甫《哭李常侍峄》诗之一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挽文教授诗》:“闽人翁某一联云:‘地下修文同父子,人间读史各君臣。’独为絶唱。”清陈珮《哭程夫人》诗:“修文应是才人尽,徵到姮娥旧侍书。”参见“
【中禁】内心约束。汉蔡邕《议郎胡公夫人哀赞》:“议郎早世,检诲幼孤,义方以导其性,中禁以闲其情。”2.禁中。皇帝所居之处。唐宗楚客《奉和人日应制》:“九重中禁启,七日早春还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﹝宣和七年﹞九月,有狐自艮岳山直入中禁,据御榻而坐。”清赵翼《钱竹汀挽诗》:“縹緗丽製传中禁,碑版雄词到百蛮。”3.指皇帝。北周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娄公神道铭》:“入陪中禁,更领仪同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太尉韦昭度,旧族名人,位非忝窃,而沙门僧澈,潜荐之中禁。”《元史·王寿传》:“阿里等专政,煽惑中禁,几摇神器。
【启】《唐韻》康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遣禮切《正韻》祛禮切,音棨。《說文》開也。从戶从口。《玉篇》書曰启明,本亦作啓。又《爾雅·釋天》明星謂之启明。《註》太白星也。晨見東方爲启明,昏見西方爲太白。○按《詩·小雅》作啓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