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心过顷刻,浸发迨朝暾
洗心过顷刻,浸发迨朝暾释义
【浸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子鴆切,音祲。漬也。《詩·曹風》浸彼苞稂。又潤也。《詩·小雅》浸彼稻田。又漸也。《易·臨卦》剛浸而長。又沒也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城不浸者三版。又涵也,沈也,澤之總名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大浸稽天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揚州其浸五湖。又通作湛。《禮·內則》湛諸美酒。又《廣韻》七林切《集韻》千尋切,音侵。浸淫,漸漬也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浸淫叔子遠其類。 或作濅寖。
【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伐切,音髮。《說文》發也。《詩·召南》壹發五豝。《傳》發,矢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矢四發。《註》射禮三而止,每射四矢,故以十二矢爲一發。師古曰:發,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又《廣韻》起也。《孟子》舜發於畝之中。又舒也,揚也。《易·乾卦》六爻發揮。《疏》發,越也。又《坤卦》發於事業。《疏》宣發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聲名以發之。《註》發揚此德也。又《博雅》開也。《書·武成》發鉅橋之粟。《疏》謂開出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。《註》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。又《玉篇》進也,行也。《博雅》去也。
【迨】《廣韻》徒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蕩亥切,音隶。《爾雅·釋訓》迨,及也。《詩·召南》迨其今兮。又與逮同。詳後逮字註。
【朝暾】初升的太阳。亦指早晨的阳光。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扶木上朝暾,嵫山沉暮景。”唐孟郊《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》诗:“明明三飞鸞,照物如朝暾。”明刘基《为杭州郑善止题<蓬莱山图>》诗:“钟山烛龙在其北,两眼燁煜如朝暾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每见朝暾上窗,即披衣急起,如有人呼促者然。”郭沫若《晨兴》诗:“月光一样的朝暾,照透了这蓊郁着的森林。”
【洗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典切,音銑。《說文》洒足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使兩女子洗足。又潔也。《書·酒誥》自洗腆致用酒。又姑洗,律名。《周語》姑洗所以修百物,考神納賔。《白虎通·五行論》洗者,鮮也。又姑洗,鐘名。見《左傳·定四年》。又洗馬,官名。又姓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先禮切《正韻》想禮切,音姺。與洒同。滌也。《易·繫辭》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又承水器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設洗于東榮。又石名。《山海經》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,其下多洗石。又洗手,花名。《楓窻小牘》雞冠花,汴人謂之洗手花。漢典考證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【顷刻】1.片刻,极短的时间。《关尹子·七釜》:“爪之生,髮之长,荣卫之行,无顷刻止。”唐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》诗:“中使临门遣,顷刻不得留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:“一夕,猫奴争食自檐而堕,连盆与架顷刻碎之。”毛泽东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第二章第二节:“因此,那种以为中国革命力量瞬间就可以组成,中国革命斗争顷刻就可以胜利的观点,是不正确的。”2.刚刚,刚才。清玉泉樵子《神山引曲·药饵》:“[末旦惊介:]孩儿几时回来的?[生:]顷刻方到。”